番泻叶的作用与功效

【别名】泻叶 , 泡竹叶 。
【性味】甘、苦 , 寒 。
【作用功效】泻热行滞 , 通便 , 利水 。用于热结积滞 , 便秘腹痛 , 水肿胀满 。
【药理作用】
1.致泻作用番泻叶中所含蒽醌类衍生物 , 有很强的刺激性 , 其药效成分主要是双蒽酮苷类如番泻叶苷A , 泻下作用及刺激性较其他蒽醌类的泻下药更强 。由于刺激性强 , 促使肠蠕动 , 而引起腹痛 , 服后约3小时泻下数次 。因作用强烈 , 多用于急性便秘 , 如外科手术前后常采用 。番泻苷A、B , 经胃、小肠吸收后 , 在肝脏分解 , 其分解产物兴奋骨盘神经节而收缩大肠 , 导致泻下 。而游离蒽醌可能经消化道氧化 , 故其泻下作用较弱 。而结合型的苷类则有保护作用 , 到达大肠经细菌或酶分解成苷元 , 刺激大肠 , 增加张力和蠕动 , 减少水分吸收而引起致泻 。但是长期灌服番泻叶则能导致大鼠结肠慢波频率减慢 , 形成“泻剂结肠” ,  与肌间神经丛及Cajal间质细胞变性有关 。
【番泻叶的作用与功效】2.抗菌作用番泻叶水浸剂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甲型链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 水浸剂(1:4)对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有效 。番泻叶中某些羟基蒽醌类成分具一定的抑菌作用 。倒卵叶番泻叶的醇提取物对多种细菌 , 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 , 其水提取物仅对伤寒杆菌有效 。
3.止血作用番泻叶粉口服可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数量 , 缩短凝血时间、复钙时间、凝血活酶时间与血块收缩时间 , 有助于止血 。番泻叶中的晶纤维和草酸钙簇晶则有局部止血作用 。30%番泻叶水浸液在胃镜下喷洒于出血病灶 , 有即刻止血作用 。对急性出血病人口服番泻叶粉1g后即作胃镜观察 , 发现番泻叶粉均匀布满在出血病灶表面(包括癌性出血病杜)而起到良好止血作用 。可能是番泻叶具有促进内凝血与抗纤溶作用 。以番泻叶的总蒽醌苷与等体积生理盐水给小鼠腹腔注射 , 以断尾毛细血管法测定 , 表明番泻叶苷具有明显止血作用 。
4.肌肉松弛作用番泻叶有箭毒样作用 , 能在运动神经末梢和骨骼肌接头处阻断乙酰胆碱 , 从而使肌肉松弛 。番泻叶中某些羟基蒽醌类有一定解痉作用 , 能松弛胆管 。
5.其他作用耳叶番泻叶的种子有降低犬空腹血糖的作用 , 全株还含有强心苷 , 具有强心作用 。10%番泻叶煎剂对盐酸和吲哚美辛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国产番泻叶有雌性激素样促进子宫增生和骨质钙化的作用 。
【临床应用】
1.顽固性便秘番泻叶2.~3g , 逐渐加量至5g , 加开水100~150mL浸泡顿服 , 1天1剂 , 观察51例 , 显效率90.2% , 优于果导片组 。
2.胆道蛔虫番泻叶10~20g , 冲入开水100mL , 10~30分钟后去渣 , 1次服完 , 并用维生素Ky16~24mg肌注 , 同时服左旋咪唑150mg驱虫 。治愈率76% 。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
3.上消化道溃疡出血番泻叶散:由番泻叶3g , 白及、乌贼骨各9g组成 。上药共研末为散 , 每日1剂 , 分3次冷开水冲服 , 3~10天为1疗程 。治疗69例 , 痊愈58例 , 有效7例 , 无效4例 , 总有效率为94.2% 。
4.阻塞性肠梗阻3%~5%的番泻叶煎液400~600mL与液状石蜡100~200mL制成混合液 , 成人每次200~400mL , 分次注入 , 小儿酌减 。治疗20例 , 10~20分钟后即可排便 。
5.清洁肠道番泻叶6~12g , 加开水100~200mL , 于X光造影前12小时服用 , 观察1077例病例 , 清洁肠道效果满意 。
6.急性肾小球肾炎给予番泻叶制剂(番泻叶、黄芪、茯苓皮、丹参各10g , 大黄3g , 茅根15g , 赤小豆30g) , 治疗19例急性肾炎儿童 , 治愈13例 , 显效5例 , 无效1例 , 总有效率94.7% 。
【毒副作用】番泻叶苷小鼠口服的LD5o为1.414g/kg , 折合生药为36.34g/kg 。此剂量大于临床治疗量的300倍以上 。番泻叶冲服15分钟有效 , 长时间煎煮可能使其成分比例和结构发生改变 , 易对延髓升压和降压中枢产生影响 , 使血压骤然恶性升降 。番泻叶还能引起过敏反应 , 上消化道出血 , 癫痫样发作 , 尿潴留 , 神经中毒等不良反应 , 临床应用时应注意 。
参考文献
1.杨建平 , 等.药物与人 , 2014 , 27(315):22.
2.牛新峰 , 等.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3 , 21(8):124.
3.张娜 , 等.天津药学 , 2012 , 24(5):77.
4.魏贤坤.临床合理用药 , 2011 , 4(3B):88.
5.米丽 , 等.西南军医 , 2009 , 11(4):727.
6.何文斐 , 等.温州医学院学报 , 2008 , 38(1):6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