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反的中医辨证治疗

【概述】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跌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
胃反是因胃肠病变日久或因手术损伤,或腹内肿瘤等,使痰食气血壅滞,胃之和降不利,胃气上逆所致,以脘腹痞胀,宿食不化,暮食朝吐,朝食暮吐,甚或食人不久即吐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痞病类疾病 。
本病常见于西医学所说幽门梗阻,幽门痉挛 。
【诊断】
1.本病一般起病缓慢,多有较长胃疡病史,随病情进展,可先见胃痛逐渐加重噯气,胄胀,厌食等症
2.临床以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特点 。脘腹痞胀难忍,病人常欲以手指探吐,吐物无苦味,有麽败酸味,吐后症减,食欲不振,病人因惧怕脘胀,呕吐而不愿进食,久则见形体消瘦,肌肤干燥松弛,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唇干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
3.体查可见脘腹饱满肢隆,可见胃蠕动波,或可触及移动性包块,叩诊脘腹呈鼓音,振水音明显,闻及漉漉水声 。
4.X线检查:透视下可见巨大胃泡,洗胃后作钡餐胃肠造影,可见扩大的胃和排空困难 。如为幽门痉挛,观察时间较久,可见幽门松弛时胃内容物暂时排出现象,或注射643-2后亦可见幽门松弛 。因黏膜水肿和瘢痕痉挛所致幽门狭窄,可见溃疡龛影或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
5.胃镜检查:可见幽门痉挛,黏膜水肿或黏膜脱垂及瘢痕狭窄,并可见到溃疡的大小,位置与形态 。
6.盐水负荷试验:先将胃内存积内容物抽取干净,然后于3-5分钟内注人生理盐水700毫升,30分钟后再吸出胃内盐水,若抽出超过350亳升,则示幽门梗阻,如不及200毫升,则无幽门梗阻 。
【辨证要点】
1.辨虚实:反胃之证,有虚实之分 。实证多为胃中积热,痰浊阻胃,气血淤阻所致,常伴有脘腹痞满胀闷,甚或疼痛拒按上腹或有积块,苔腻,脉弦滑或涩 。虚证多为脾胃虚寒而成,常伴脘腹胀满,喜温喜按,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
2.辩吐出物:呕吐宿食不化及清水者,多为脾胄虚寒;呕吐宿食及混浊酸臭之稠液者,多为胃中积热;呕吐宿食及痰涎水饮者,多为痰浊阻胃;呕吐宿食及褐色浊液者,多为淤血阻胃 。
【辨证治疗】
1.脾胃虚寒型
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岀宿食不化及凊稀水液,大便少溏,神疲乏力,手足不温,面色青白,舌淡苔白,脉细弱 。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
方药:丁蔻理中汤 。
处方:党参15克、干姜6克、白术15克、白蔻仁6克、法半夏15克、砂仁6克、神曲20克、吴茱萸5克、甘草5克 。水煎服 。
加减:吐甚加旋覆花(布包)10克、代赭石30克 。呕吐物以痰涎清稀为主,加吴茱萸3克、干姜10克 。
备选药剂:反食2方,具中温中健脾,通阳行滞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有寒湿凝滞者 。
2.胃中积热型
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吐岀宿食不化及混浊酸臭之稠液,便秘尿黄,心烦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胄泄热,和胃降法 。
方药:竹菇汤加减 。
处方:栀子,竹菇,法半夏各15克、枇杷叶15克、陈皮10克、黄连6克、黄芩12克、甘草6克 。水煎服 。
加减:若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枳实各12克 。热甚伤阴,加生地10克、玄参10克、石斛10克 。呕吐甚,加旋覆花(布包)10克、代赭石30克(先煎) 。舌苔浊腻,加白豆蔻6克、藿香15克 。
备选药剂:滋阴清膈饮:具有滋阴清热,和胃降逆之功效 。适用于胃热伤阴之反胃 。
3.痰浊阻胃型
症状: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并有或稠或稀之痰涏水饮或吐,眩晕,心下悸,舌苔白滑,脉弦滑或舌红苔黄浊脉滑数 。
治法:涤痰化浊,和胃降逆 。
方药:导痰汤加减 。
处方:法半夏15克、胆南星10克、枳实10克、陈皮10克、茯苓15克、藿香10克、苏梗12克、砂仁6克、甘草3克 。水煎服 。
加减:痰湿偏寒加干姜10克、吴茱萸3克 。痰郁化痰加竹菇10克、黄连6克 。吐出痰涎清稀,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益智仁10克 。
备选药剂:
(1)黄连温胆汤:具有清热化痰,和胃降逆之功效 。适用于痰热阻胃之反胃者 。
(2)葛花解醒汤:具有化湿健脾,和胃降逆之功效 。适用于酒食伤脾而致反胃者 。
4.淤血积结型
症状:脘腹胀满,食后尤甚,上腹或有积块,质硬,推之不移,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岀宿食不化,或吐黄沫或吐褐色浊液或吐血便血,上腹胀满刺痛拒按,舌质黯红或兼有淤点,脉弦涩 。
治法:活血祛淤,和胃降浊 。
方药:膈下逐淤汤加减
处方:当归12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五灵脂10克、延胡索12克、香附10克、枳壳12克、乌药10克、竹菇10克、法半夏15克、甘草3克 。水煎服 。
加减:若吐血便血者,可加降香15克、三七末6克 。(冲服)脘腹胀满痛甚,加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 。积块坚硬加莪术,三棱各10克、蟹甲15克 。
备选药剂:活血散淤汤 。具有活血散淤,理气和胄之功效,适用于淤血阻胃之重证 。
5.脾肾阳虚型
症状:食后脘腹胀满,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不化及清稀水液,大便溏少,面色眦白,神疲乏力,手足不温,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
治法:温肾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附子理中汤加减 。
处方:制附片5克,白术10克,干姜6克,曲桂3克,益智仁15克,补骨脂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苡仁米30克,神曲10克,牛膝10克 。
加减:腹痛肠鸣,五更泄泻,加吴茱萸3克,肉豆蔻10克 。眩晕耳鸣,加磁石30克,熟地15克 。腰膝酸软加杜仲10克,续断15克 。
备选药剂
【胃反的中医辨证治疗】(1)右归饮:具有温肾填精之功效,适用于脾肾阳虚以肾阳虚为主者 。
(2)六味回阳饮:具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之功效 。适用于脾肾阳虚以脾阳虚为主者 。
其他方法:
中成药、草方、验方
(1)丁蔻理中丸 。每次1丸,每日2次 。(适用于脾胃虚寒型)(2)香砂六君丸 。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适用于痰浊阻胃型)(3)附桂理中丸 。每次3克,每日2次 。(适用于脾肾虚寒之反胃)(4)解痉方:处方:白芍3克,甘草、生姜各10克 。水煎服 。主治:幽门痉挛(5)代赭石汤:处方:代赭石30克,川牛膝10克,共研未 。每次服2克,日3次 。(适用于痰浊阻胃)
(6)加减失笑散:处方:蒲黄6克,五灵脂9克,白芍15克,山楂肉15克 。水煎服 。(适用于淤血和结型)
(7)灶心土15克,竹茹20克,炮姜15克 。取灶心土煎水澄清液,入竹茹、炮姜煎服,每日1剂,连服3日 。(适用于脾胃虚寒之反胃)
(8)枇杷叶15克,鲜芦根3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连服3日 。(适用于胃中积热之反胃)
(9)壁虎10条,黄酒1000毫升,以黄酒浸包壁虎10-15天,滤出壁虎,饮酒,每次25~50毫升 。每日2次,连服10天 。(适用于淤血内结之反胃)(10)韭菜汁20毫升,姜汁10毫升,人乳10毫升,羊乳10毫升 。共煮至微热,饭前顿服 。饭后用陈皮3克煎汤漱口,每日1剂,连服3日 。(适用于脾肾阳虚之反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