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疗小儿暑温医案大全
【老中医治疗小儿暑温医案大全】小儿暑温,即流行性乙型脑炎,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致病,以蚊虫为传播媒介,发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7、8、9三个月 。《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 。”本病属中医学暑温范畴 。10岁以下小儿容易发生,尤以2~6岁儿童发病率高 。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暑为阳邪,其发病具有急(发病急骤)、速(病情传变迅速)、危(可突然出现危重征象)、残(往往留有肢体残废等后遗症)的病变特点,被列为法定传染病 。
本病病因为暑温时邪 。暑为阳邪,伤人最速,且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在急性期,按照温病卫气营血规律发展变化,但因传变迅速,往往不遵从“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一般规律,多表现为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 。其主要病变脏腑,急性期在肺、胃、心、肝,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在脾、肝、肾 。
医案一
马某,男,6岁 。
1979年7月27日初诊:患儿突发高热,头痛剧烈,呕吐频频,不时抽搐,神志昏迷,脉洪数,舌质淡红,苔薄白 。属暑热内炽,热不外泄,邪人厥阴,内陷心包,上蒙清窍,神明被扰,气血两燔之证 。
处方:生石膏100克,生地黄30克,连翘20克,黄芩12克,金银花20克,牡丹皮9克,玄参12克,栀子9克,天花粉12克,桔梗12克,天竺黄12克,全蝎9克,僵蚕12克,钩藤12克,薄荷9克,白茅根30克,甘草3克,羚羊角粉2克(代,冲) 。二诊:抽止神清,能进少量稀粥,扪少腹胀,大便6日未行,脉滑数,苔稍腻 。拟以清散气热,化湿通便 。
处方:金银花15克,生石膏30克,生地黄12克,连翘15克,黄芩18克,牡丹皮9克,藿香12克,天竺黄12克,薏苡仁18克,生赭石12克,甘草6克,羚羊角粉1克(代,冲) 。
三诊:精神转佳,知饥欲食,大便1日2次,色褐黏臭,体温37.8℃,脉滑数,苔白厚 。
处方:生石膏30克,生地黄12克,连翘15克,金银花12克,牡丹皮9克,黄芩12克,薄荷9克,藿香9克,薏苡仁2.1克,茯苓15克,桔梗12克,天竺黄12克,陈皮9克,甘草3克 。
四诊:食、眠正常,腹胀已除,脉细数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 。邪去正虚,气阴两伤 。
处方:太子参12克,石斛15克,怀山药18克,炙知母10克,茯苓12克,生黄芪12克,天竺黄19克,麦冬10克,陈皮12克,甘草3克 。
按语:此乃暑邪犯营,热入心包,表里郁闭,肝风内动,故以大剂甘寒清气凉血,佐以祛秽化浊,醒脑息风 。以藿香、薏苡仁、茯苓、陈皮芳香化湿,健脾和胃而食纳转佳 。(《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冯纯性疗暑温案》) 。
医案二
侯某,13岁 。
初诊:暑温兼泄泻,每日泄泻十余次,已逾两旬,而心中仍觉发热懒食,周身酸软无力,时或怔忡,小便赤涩发热 。其脉左部微弱,右部重按颇实,搏近六至 。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半,滑石一两,生白芍六钱,山茱萸四钱,生麦芽三钱,甘草三钱 。
二诊:服一剂止泻,小便通畅 。惟心中犹觉发热,又有怔忡之时 。
处方:生怀山药一两,生怀地黄一两,山茱萸八钱,生白芍六钱,生麦芽二钱,甘草二钱 。
按语:本案以滋阴清燥汤加减治之而愈 。(《张锡纯医学全书·医案讲习录》) 。
医案三
徐某,男,5岁 。
初诊:3天来发热,头痛,嗜睡,曾在某医院治疗无效,来我院治疗 。诊为乙型脑炎 。入院高热39℃,嗜睡,无汗寒战,舌质淡红,苔白黏腻,脉弦细数 。辨证属内蕴痰热,暑热蕴蒸,肺气不宜,清窍不利 。治宜辛凉清解,肃肺降逆,清化痰热,透气达邪 。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菊花9克,生石膏24克,薄荷6克,钩藤9克,竹叶6克,鲜藿香6克,鲜佩兰6克,荷叶9克,六一散9克(包) 。
9月3日二诊:仍高热39℃,嗜睡,舌红,苔由白腻转黄腻,脉弦细数 。
处方:金银花18克,连翘12克,生石膏20克,竹叶4.5克,石菖蒲4.5克,郁金6克,知母6克,焦栀子6克,淡豆豉6克,瓜蒌皮9克,川贝母9克,枇杷叶9克 。9月4日三诊:高热达40.7℃,嗜睡,舌红,苔由白腻转黄腻,脉弦软数 。证由湿热熏蒸,气机不畅,痰热蕴郁,清窍不利,日久阴伤,而痰热湿浊互结 。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2克,生石膏20克,浙贝母12克,鲜薄荷9克,桃仁9克,杏仁9克,滑石12克,竹叶4.5克,石菖蒲4.5克,淡豆豉6克,玄参9克 。9月5日四诊:患儿仍高热39~40℃,无汗,嗜睡,咳嗽,喉间痰鸣,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
处方:金银花30克,连翘12克,滑石12克,芦根9克,竹叶6克,鲜佩兰9克,鲜薄荷9克,杏仁9克,枇杷叶9克,川贝母12克,冬瓜子9克,天竺黄9克,葶苈子9克 。
9月6日五诊:服药后大便稀,1日5次,喉间痰鸣,咳嗽反射尚存,高热,嗜睡,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上方去薄荷,加黄连3克,竹沥30克 。
9月7日六诊:经辛凉清解,清化痰热之剂治疗后,发热渐退至37~38℃,痰减少,腹泻,嗜睡,舌苔仍黄厚腻 。为湿浊留连,阴伤难复,余热未尽,而致气机不畅 。处方:金银花24克,连翘12克,滑石9克,竹叶6克,芦根9克,通草3克,枇杷叶9克,玄参9克,葶苈子9克,白薇9克,石菖蒲4.5克,冬瓜子12克 。
9月9日七诊:患儿体温降到正常,能坐起,但精神弱,便稀,1日3次,不消化,舌质嫩红,脉濡数 。
按语:患儿病情为高热,嗜睡,头痛,脉弦,略滑数 。诊为暑邪夹湿,上蒙清窍 。虽以辛凉清化法,但病情继续发展,有内闭深入,阻滞气机,郁热生风之势 。患儿腹泻,高热,嗜睡,在治疗中施以辛凉清解,化湿,祛痰,开窍等随症变化运用 。同时,湿热不解,痰热尤甚,妨碍脾运化,故用化湿祛痰药较多;又因热郁闭肺卫,肺失透邪之力,治法中透气开肺药亦多;大便运化失常,津液亏耗难复,在病邪渐退之际,以调养脾胃而痊愈 。(《金厚如儿科临床经验集·治小儿暑温案》) 。
医案四
黄某,男,3岁 。
1958年8月20日初诊: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40℃,有汗口渴,面赤唇干,呕吐,舌苔黄而润,大便每日2次、微溏;脉数,右大于左 。
处方:生石膏45克,知母6克,山药9克,连翘9克,粳米9克,炙甘草9克 。8月22日二诊:高热不退,溏便,每日4次,闻声惊醒,气粗呕恶 。
处方:葛根12克,黄芩9克,黄连1.5克,甘草3克 。
1剂后热即减至39.4℃,2剂后体温38.8℃,大便转佳,呕恶亦止 。
按语:“乙脑”而有夹热下利,但岳美中初诊认为,暑邪已人阳明气分,用白虎汤加味,使症势趋于恶化 。后经辨证,仍有表邪,脾胃蕴有暑湿之证,断为夹热下利,用葛根芩连汤清里止泻 。(《岳美中医案集·治小儿暑温案》) 。
医案五
王某,男,9岁 。
8月23日初诊:8月19日发病,高热,头痛,嗜睡,次日发现神志不清 。23日人院,已见昏迷,体温39.6℃,无汗,目赤,无大便,小便黄,脉象浮有力,舌苔黄膩 。确为暑湿并重之证 。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拟用辛凉重剂 。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生石膏60克,知母6克,淡竹叶9克,甘草6克,粳米9克,淡豆豉30克,葱白5寸,芦根30克 。
24日二诊:体温38℃,目赤已退,仍昏睡,未出汗,小便黄,大便仍未行,口不渴,舌苔黄腻,脉仍浮数有力 。是暑湿之邪尚伏而未去 。
处方:茯苓9克,杏仁6克,香薷6克,鲜藿香9克,郁金6克,生石膏30克,滑石15克,连翘9克,黄芩6克,白通草4.5克,茵陈9克,神曲9克,淡竹叶9克 。按语: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多发于夏秋之际以蚊子为媒介传染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病毒感染,儿童最易受感染 。在传统医学中,此病属于“暑温”范畴 。对于暑湿并重的患者,用辛凉重剂以清热除暑;再以清暑利湿剂使高热退除,神志清楚;最终以清热和胃之剂而善其后 。(《万文医案集·治小儿暑温案》) 。
医案六
刘某,女,5岁 。
初诊:1958年夏天得脑炎病,经某传染病医院治疗,出院后尚有两脚痿软,不能行走,口不能言等后遗症 。于1959年4月来我院就诊 。患儿未见严重衰惫,下肢厥冷,两脚痿软,不能行走,口不能言,脉象弦涩 。诊为痰阻窍隧,邪留络经,血气不通,营卫失调 。拟用疏风通络,活血祛痰为治 。以涤痰汤加味 。
处方:党参10克,竹茹15克,半夏5克,枳壳5克,胆南星5克,茯苓15克,橘红15克,石菖蒲2克,远志5克,牡丹皮5克,没药5克,地龙10克,乳香2克 。水煎服 。每日1剂 。
二诊:患儿已能勉强扶持站立,笑时有轻声出现 。遂改用健脾开窍化痰 。以六君子汤加味 。
处方: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7.5克,陈皮7.5克,半夏7.5克,远志2.5克,丹参10克,天麻7.5克,石决明15克,缬草5克,天冬10克,地龙干12克,石菖蒲5克,胆南星5克 。
按语:乙脑病后若出现痿证,口语艰涩状持续不愈而超过6个月者,称为乙脑后遗症 。本案患者的后遗症比较重,以通络涤痰为主的治疗及健脾开窍化痰,使运动与语言方面的障碍有了明显地好转 。(《万文医案集》) 。
推荐阅读
- 糖尿病是否与治疗HIV的药物有关
- 治疗阳痿早泄吃什么药好呢
- 男性怎样治疗前列腺炎最好
- 治疗阳痿早泄吃什么药管用
- 胃结石的注意事项 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 第二次脑出血能彻底治疗好吗?
- 痰中带有黄色颗粒如何治疗呢?
- 三焦不通怎么治疗
- 海星的功效与作用 海星能治疗哪些疾病
- 婴儿鼻孔血管瘤的类型及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