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蛋的常见误区是什么?吃鸡蛋时要避免哪些误区?
鸡蛋是一种营养食物,很多人早餐都有吃进的好习惯,这可以对健康带来更多的好处,但是吃鸡蛋也有许多要注意的地方,那么吃鸡蛋的常见误区有哪些?吃鸡蛋时要避免哪些误区?吃鸡蛋的误区有很多,如果不加注意很容易对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吧 。
1、吃鸡蛋的误区
误区一:鸡蛋怎么吃营养都一样
鸡蛋吃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煮、蒸、炸、炒等 。就鸡蛋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蒸蛋为100%,嫩炸为98%,炒蛋为97%,荷包蛋为92.5%,老炸为81.1%,生吃为30%~50% 。由此看来,煮、蒸鸡蛋应是最佳的吃法 。
误区二:蛋壳颜色越深,营养价值越高
鸡蛋壳的颜色与营养价值的关系并不大,分析表明,鸡蛋的营养价值高低取决蛋的营养价值而言,其高低主要取决于饲料的营养结构与鸡的摄食情况,与蛋壳的颜色无多大关系 。从感官上看,蛋清越浓稠,表明蛋白质含量越高,蛋白的品质越好 。正常情况下,蛋黄颜色较深的鸡蛋营养稍好一些 。
误区三:鸡蛋与豆浆同食营养高
豆浆性味甘平,含植物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很多营养成分,单独饮用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可以同豆浆中的胰蛋白酶结合,使蛋白质的分解受到阻碍,从而降低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率 。
误区四:煮鸡蛋的时间越长越好
鸡蛋煮的时间过长,蛋黄中的亚铁离子与蛋白中的硫离子化合生成难溶的硫化亚铁,很难被吸收 。油煎鸡蛋过老,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化学物质 。煮鸡蛋最好是凉水下锅,水开了再煮3分钟即可 。这时鸡蛋呈溏心状,营养成分最利于人体吸收 。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 。“3分钟鸡蛋”是微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 。
误区五:生鸡蛋比更熟鸡蛋有营养
有人认为,生吃鸡蛋有润肺及滋润嗓音功效 。事实上,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并非更有营养 。
1.生鸡蛋难消化,浪费营养物质.人体消化吸收鸡蛋中的蛋白质主要靠胃蛋白酶和小肠里的胰蛋白酶.而生鸡蛋中的蛋清里有一种抗胰蛋白酶的物质,会阻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
2.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容易使身体出现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皮肤发炎、脱眉等“生物素缺乏症” 。
3.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并含有抗胰蛋白酶,有很大部分不能被人体吸收,只有煮熟的蛋白质才变得松软,才更有益于人体消化吸收 。
【吃鸡蛋的常见误区是什么?吃鸡蛋时要避免哪些误区?】
4.大约10%的鲜蛋里含有致病的沙门氏菌、霉菌或寄生虫卵.如果鸡蛋不新鲜,带菌率就更高 。
5.另外,生鸡蛋还有特殊的腥味,也会引起中枢神经抑制,使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减少,从而导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因此,鸡蛋要经高温煮熟后再吃,不要吃未熟的鸡蛋 。
2、鸡蛋选购须知
1.蛋壳的感官鉴别:用眼睛观察蛋的外观形状、色泽、清洁程度 。良质鲜蛋,蛋壳清洁、完整、无光泽,壳上有一层白霜,色泽鲜明 。次质鲜蛋,蛋壳有裂纹、硌窝现象;蛋壳破损、蛋清外溢或壳外有轻度霉斑等 。更次一些的鲜蛋,蛋壳发暗,壳表破碎且破口较大,蛋清大部分流出 。劣质鲜蛋,蛋壳表面的粉霜脱落;壳色油亮,呈乌灰色或暗黑色,有油样浸出;有较多或较大的霉斑 。
2.手摸鉴别:即用手摸索蛋的表面是否粗糙,掂量蛋的轻重,把蛋放在手掌心上翻转等 。良质鲜蛋蛋壳粗糙,重量适当 。次质鲜蛋,蛋壳有裂纹、硌窝或破损,手摸有光滑感;更次一些的鲜蛋蛋壳破碎、蛋白流出 。手掂重量轻;蛋拿在手掌上翻转时总是一面向下(贴壳蛋) 。劣质鲜蛋手摸有光滑感,掂量时过轻或过重 。
3.耳听鉴别:把蛋拿在手上,轻轻抖动使蛋与蛋相互碰击,细听其声;或是手握摇动,听其声音 。良质鲜蛋蛋与蛋相互碰击声音清脆,手握蛋摇动无声 。次质鲜蛋蛋与蛋碰击发出哑声(裂纹蛋),手摇动时内容物有流动感 。劣质鲜蛋蛋与蛋相互碰击发出嘎嘎声(孵化蛋)、空空声(水花蛋) 。手握蛋摇动时内容物是晃荡声 。
4.鼻嗅鉴别:即用嘴向蛋壳上轻轻哈一口热气,然后用鼻子嗅其气味 。良质鲜蛋有轻微的生石灰味 。次质鲜蛋有轻微的生石灰味或轻度霉味 。劣质鲜蛋有霉味、酸味、臭味等不良气味 。
推荐阅读
- 宝宝肚子胀的原因是什么?宝宝肚子胀的应对措施有哪些?
- 哪些方法能让婆婆喜欢上你
- 老人常做什么动作能起到长寿的作用,老人长寿做什么动作好?
- 男人选择姐弟恋的原因
- 说些讨婆婆开心的话
- 老年人保健的方法有哪些?老年人怎样保健养生?
- 每日跑步真的会长寿吗?
- 如何进行突然分娩的急救?临产突然分娩怎么办?
- 秋季祛湿汤有哪些?祛湿气还有什么其它的方法?
- 产后易肥胖的部位有哪些?产后减肥如何把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