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将军,被领导高估且重用,最后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文章插图
要说被高估,现在很多果粉口中的抗日名将孙立人,肯定要算一个 。
孙立人因为曾经留学美国,所以一直是比较亲美的 。回国后先在税警总团,后来被任命为新编三十八师师长,参加中国远征军 。远征军第一次出征缅甸失败后,杜聿明不惧艰险,奉命翻越野人山,向国内撤退,历经九死一生 。孙立人则在仁安羌之战中,因为奉命为英军解围,随后就成了英军从缅甸向印度撤退的后卫部队,最后跟着英军撤退到了印度英普哈尔 。杜聿明部则在得到救援后,也撤到了中印边境地带,后来杜聿明奉命回国,所部新编二十二师则留在印度,和新编三十八师组成了驻印军 。
远征军退入印度之后,美国人和英国人协商后,将远征军余部集中到了印度加尔各答北部的兰姆伽,由美国人进行训练 。史迪威因为对中国军队的高级将领和军官不信任,从国内征调了三百多名各级军官,准备彻底改造驻印军部队,营长以上的职务全部由美国军官担任 。只是在驻印军各级军官和将领的坚决反对下,史迪威才被迫放弃了这个计划 。之后,史迪威又致电军委会,罗列了远征军第一路军总指挥罗卓英的十大罪状,迫使军委会将罗卓英撤职,但军委会同时成立了新编第一军,原计划任命邱清泉为军长,因为邱清泉性格火爆,怕他和美国人和做不好,于是改由郑洞国担任 。
在史迪威和国军统帅部的斗争中,孙立人基本上都是站在史迪威一边的,表现十分亲美 。因为美国人对中国人态度非常恶劣,经常颐指气使,所以驻印军将士大多数对美国人非常反感,以至于有人说,我们还没有亡国,但我们却成了美国人的奴隶 。因此,驻印军的高级军官经常和美军发生冲突 。驻印军各级部队都驻有美国军官作为联络官,但在训练的时候,经常由联络官直接调动部队,而不通知国军各级主官 。在训练中,中国士兵也不太配合美军,如果没有中国军官在现场指挥,秩序往往非常混乱,后来美军不得不让中国军官也参与训练 。
文章插图
因为孙立人表现比较亲美,所以在接收美械装备的时候,在史迪威的主导下,给新编三十八师的装备就要比廖耀湘任师长的新编二十二师好 。后来,国军统帅部为了接收美械装备,又从国内抽调了三个师,也就是新编三十师,十四师和五十师,这样,驻印军就有了五个师 。装备训练完成后,驻印军的这五个师又被改编为两个军,也就是新编第一军和新编第六军,孙立人任新一军军长,廖耀湘任新六军军长,但在一开始,因为只有五个师,所以新一军下辖三个师,而廖耀湘的新六军只有两个师 。按照国军当时的编制,就等于新一军是甲种军,而新六军只相当于乙种军的编制 。
因此,孙立人与廖耀湘之间一直存在矛盾,并且,孙立人和杜聿明之间也存在矛盾 。解放战争之初,新一军和新六军都被调往东北参战 。中间因为杜聿明生病修养了一段时间,推荐郑洞国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总司令,代理他的职务 。但无论杜聿明还是郑洞国,都更加倾向于新六军,而对新一军不太感冒 。一开始,大战在即,孙立人受邀到英国受勋,这是经过军委会批准的,但之后他没有经军委会批准,就擅自跑到美国去了,经过军委会连电催促,他才姗姗而回 。他一回到东北战场,就开始又和新六军廖耀湘竞争,争装备,争功劳,闹得不可开交 。以至于杜聿明病愈返回战场时,郑洞国对杜聿明抱怨说,孙立人回来后,新一军反而不如他不在的时候好指挥了 。
四平之战中,新一军、新六军和七十一军并肩作战,新一军装备更好,是主攻部队,但新六军的迂回攻击也对四平之战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平之战结束后,解放军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直接向北满和南满撤退,杜聿明指挥国军相关部队向长春追击,新一军在中路沿中长路北进,新六军和七十一军分居左右两侧 。追击开始后,新六军和七十一军进展顺利,而新一军却在孙立人的指挥下,按兵不动 。为此,杜聿明和孙立人大吵一架,但孙立人就是不肯受命北进 。杜聿明事后才知道,这是因为孙立人认为,四平之战是新一军主攻,可是攻占当时的东北中心城市长春这样的任务,杜聿明却交给了新六军廖耀湘,所以孙立人认为杜聿明指挥不公平,才不肯配合 。
文章插图
也是因为孙立人故意保存实力,不服从指挥,在救援滇军六十军下辖的一八四师潘朔端部时,杜聿明见军情紧急,知道自己指挥不动,于是通过在东北的蒋来指挥,孙立人仍然不服从指挥,磨磨蹭蹭,坐视一八四师在解放军的围攻之下苦战了几天,最后见救援无望,干脆在海城宣布起义 。之后不久,孙立人就被调离东北战场,从此赋闲,再未返回前线,指挥过部队作战 。到台湾后,因为美蒋矛盾,美国一度策划像韩国一样发动军事政变,扶植一个有一定声望的将领,取代蒋的位置,因为孙立人一贯亲美,从而被视为合适人选 。也是因此,孙立人被蒋长期软禁 。其实,如果美国人当时的计划得逞,目的是让台湾脱离中国,孙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并不明确 。
也就是说,孙立人从抗战时开始崭露头角并成名,从师长一路上升为军长,但最高职务也就是军长,并未担任过更高级的职务 。从作战指挥来说,他的表现也并没有比其它国军高级将领突出什么,只是因为他的部队装备了更好的美械装备,所以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更强一些,加上他的亲美立场,从而得到美国和英国的赞扬,一时间被吹捧成了国军中的明星将领 。其实就能力而言,他和杜聿明完全不在一个层次,甚至不一定比廖耀湘更强,但却因为他亲美的立场,从而得到了一部分果粉的过分吹捧,乃至于被一部分人当成了什么所谓的战神 。流言所被,甚至连孙立人杀俘这种一望可知的谣言都能广泛流传 。其实就抗日时期的战绩而言,他也不过是师长和军长,怎么可能有太大的功劳?李宗仁、薛岳、汤恩伯、宋希濂、杜聿明、郑洞国这些人往哪里放?
其他网友观点永不言败的印度战神布里吉·考尔:助推中印边界冲突,被解放军打得狼狈下台 。一、时来天地皆同力
1912年的某一天,布里吉·考尔出生于克什米尔一个中产阶级的婆罗门家庭,如果他的爹妈知道他日后会被媒体捧为“印度战神”,估计要乐得三天睡不着觉 。
不愧为天生就含着银汤匙的贵族阶级,考尔的婆罗门出身使他的早年生涯顺风顺水,有如神助 。1930年,考尔得到了一个保送名额,进入了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
这个学院可不是一般的军事学校,与美国西点军校、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以及法国圣西尔军校并称世界“四大军校”,可谓牛逼哄哄 。
文章插图
意气风发的考尔将军
1933年,从军校毕业的考尔顶着少年天才的光环进入英印军东萨里团服役,一年后回到印度进入陆军步枪联队 。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但考尔却被雪藏了 。
他加入了后勤部队,虽然短暂地在1943年指挥过一个摩托化运输车队负责科希马战役中盟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但大多数时候他都待在后方,没有得到和日军面对面交手的机会 。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考尔的军衔也不过就是个代理中校,而这时他已经33岁了 。
考尔真正时来运转的机会出现在印度独立之后,1947年8月15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上台执政,出任印度总理 。尼赫鲁开始在印度军中培植忠于他的势力,而考尔中校就成为他重点提拔的对象 。
因为考尔和尼赫鲁一样都是婆罗门,而且还是这位印度总理的远亲:尼赫鲁家族的姓就是考尔,他的夫人也是考尔家族的人 。
文章插图
印度总理尼赫鲁视察部队
尼赫鲁“敏锐”地发现,居然有一位出身于英国高等军事学院的人才被冷落,此人还是自己老婆的亲戚,这不禁让不懂军事的尼赫鲁如获至宝 。
从1946年底开始,考尔官运亨通,先后担任印度政府驻华盛顿武官,驻联合国印度代表团军事顾问,并于1948年回到印度陆军中担任旅长,没过多久,又成为陆军第四步兵师少将师长 。
1959年9月,尼赫鲁绕过时任陆军总参谋长蒂迈雅将军,任命考尔为陆军总部参谋局长,晋升中将,蒂迈雅将军因此愤而辞职,这导致印度陆军围绕着考尔的破格蹿升爆发了很大的争吵 。
陆军的同僚抱怨考尔老是显摆他和总理的亲密关系,并总是在晚上而非办公时间跑到总理官邸与尼赫鲁私下讨论决定事情,这使得考尔在印度陆军中仅有的一点点盟友也丧失了 。
最为致命也最被忽视的一点是,虽然考尔是英国王牌军事学校的高材生,但他并没有在陆军中直接指挥军队作战的经验,这一点对考尔本人和尼赫鲁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
不管怎样,考尔成为了当时印度陆军中仅次于总参谋长的第二号人物,也成为了时任印度国防部长梅农的亲信,这与他积极执行梅农的“昂卡尔”计划,大肆蚕食中印争议地区的中国领土是分不开的 。
文章插图
时任印度国防部长梅农,这位一看就是个鹰派
其实作为民族主义者的梅农也没有太多选择,因为印度军中相当多的传统军官都和他尿不到一壶去,只有考尔这种擅长上蹿下跳放大炮的民族主义者“看起来”才是他的盟友 。
从1960年开始,在考尔的倡导下组建了代号为“土斯喀”的“边境修路组织”,在中印边境大修战备公路 。当时那些地方的路又破又难修,还经常塌方,但在考尔的“积极关心”下,长达380公里的公路勉强通车 。
其实这条公路对于维持争议地区印度军队的后勤并没有什么X用,由于路通了其实跟没通差不多,在边境的印军的弹药和补给依然受到严格限制 。这让前线的印度指挥官们十分恼火,公开批评自己一方的公路运输有如便秘 。
1961年初,考尔更公开宣称,将要沿着中国政府宣布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从兼则马尼到克节朗建立35座军事哨所,并强制规定在1962年7月底前完成这项任务 。
但是这个计划可坑惨了印度基层官兵,那些军事哨所使用的材料粗劣不堪,大多是豆腐渣工程,既不能遮风也不能避雨,而且吃的用的都要靠空投,由于印度军队的空投能力有限,大多数哨所连一个排的常驻兵力都维持不了 。
文章插图
当时在中印边境的印度军队
这也导致了在后来的冲突中印度号称的几万大军打成了几路添油,被解放军各个击破 。
不过不管怎样,此时考尔的自我感觉是非常良好的,50岁的他精力充沛,已经被视为陆军总参谋长的唯一继任者,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 。
并且,这个看起来的机会马上就到来了 。
二、运去英雄不自由
1962年10月,印度军队主动向边境地区的解放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考尔嚣张地声称要“全部清除在克节朗地区的中国军队” 。忍无可忍的中国政府终于实施了自卫反击战 。
冲突爆发后,自我感觉良好的考尔主动要求出任在边境地区的印度陆军第四军军长,全权指挥印军对解放军作战 。
文章插图
其实参谋指挥作战最大的不足就是迷信图上作业瞎指挥,这跟中国传统的“纸上谈兵”没什么两样,在参谋人员看来,所有的海拔都是平的,图上100公里的距离他就是100公里,什么河流,山脉,森林,都是不存在的 。
中国有一句古话“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考尔秀的一系列神操作,使得印度军队晕头转向,处处被胖揍,可以说,解放军都做不到的事情,考尔帮忙做了 。
当时考尔所能指挥的第一线兵力,包括东西两方面共有2.2万多人,而解放军第一线兵力只有1.8万人,可以说并不占优势 。
不愧为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的高材生,考尔一上来就学习英军的作战特点,把主力摆在宽大正面,企图进行主力对决,这样的印军阵势没有侧翼掩护,也没有纵深布防 。
而这次考尔所面对的幕后对手,是坐镇北京总参作战室的刘伯承元帅 。他给印度军队准备的“疗法”是:先打两翼、再抄后路、分割包围 。
文章插图
解放后的刘伯承元帅
由于解放军前线总指挥员张国华是刘帅的老部下,他对刘帅的作战思想自然吃得更透,在东段的克节朗河谷战场,解放军并没有和印军正面过多纠缠,而是兵分三路:1个团负责打印军左翼阵地,1个团打印军右翼阵地,1个团迂回奔袭印军后方阵地 。
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认为有前方的主力顶着,后方问题不大,而且从主阵地到他的旅部道路十分难走,所以旅部周围只部署了少数兵力 。
而解放军负责迂回的157团长期在高原作战,进行快速机动几乎不受影响 。在翻越山崖、河谷等恶劣地形时,因为前期训练有准备,都顺利地通过了 。
解放军如同神兵天降,打得印军措手不及,没有几个回合就把第7旅旅部全部歼灭 。达尔维准将逃到山上躲了起来,后来扛不住又冷又饿,向后方逃跑下山时,被我搜索部队活捉 。
文章插图
达尔维准将(中)被俘后在拉萨布达拉宫参观
面对解放军迂回包抄的灵活战术,印军被打得一脸懵逼,号称王牌的一个旅3个团,面对解放军52师3个团竟然只顶了1天就被全部歼灭,旅长以下2000多人被俘 。
达尔维准将还感叹说:在世界军事史上,24小时歼灭一个旅是非常罕见的战例!让解放军笑得打跌:
早在14年以前,1948年10月26日-28日,林彪元帅指挥的东北野战军仅在2天时间内就用分隔包围的战法全歼了廖耀湘指挥的国民党精锐第9兵团5个军12个师10万多人,而且人家还是全部美式装备 。
就你那一个旅,连给解放军塞牙缝都嫌少!
折腾完了东线,考尔又飞到西线继续作,同样是一个旅的兵力硬顶上去,在西线的瓦弄作战中,54军丁盛只派上去一个130师,就把这个旅打崩了,印军伤亡1200多人,连滚带爬逃回边境线己方一侧 。
文章插图
狠人丁盛(就是看起来最狠的那个)和副军长韦统泰在瓦弄前线
面对接连的失败,考尔显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偏执地认为自己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兵力太少了,从11月16日开始,他再次集结了3万多人马一线平推,向解放军发动猖狂进攻 。
刘帅一看,这个考尔还真是天真烂漫,你作战部署毫无变化,以为人多一点就能打赢了?他分析说:印军的布阵是铜头、锡尾、背紧、腹松,我军仍可采取迂回穿插战术 。
解放军于11月18日发动全线反击 。
就在这一次反击中,涌现了豪言“敌人不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庞国兴三人开挂小组,
涌现了7天5夜急行军穿越500里“贝利小道”,人均负重30公斤,翻越海拔4000-5000米高的山峰12座,修桥13座,架桥2座,涉冰河1条,深入敌后180公里的解放军11师31团、33团英雄部队 。
文章插图
解放军穿越的海拔4500米的泽拉山口
涌现了保家卫国,把家里仅有的牲畜宰了,无私支援解放军的3万多藏民同胞组成的后勤队、担架队 。
当解放军再次出现在印度军队身后,占领邦迪拉山口,切断登班公路时,印军3个旅斗志瓦解,全军崩溃,其第62旅旅长辛格准将被我军击毙(击毙他的我军某部6班班长潘高寿被授予一等功) 。
至11月21日,印军共有5个旅被歼,折兵近9000人,全部退回实控线一侧,我军穿过喜马拉雅山,俯瞰印度河平原 。
此时印度朝野一片慌乱,国防部长梅农下台,总理尼赫鲁部署军政部门撤离新德里,并紧急启用之前一直被打压的传统派军官萨姆·马内克肖将军指挥抵抗解放军的攻势 。
当了一个多月军长的考尔随即被免职 。
文章插图
自卫反击战中被俘的印军
三、将军永不言败!
考尔运气不错,早在战斗爆发前2天,他就因身体不适坐直升机暂时离开了前线,否则很有可能被解放军请去吃优待饭 。
但他的印度同事却不想放过他,所谓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这次连总理尼赫鲁都帮不了他了,由于考尔在战争中的指挥实在太渣,国防部专门组建了一个调查组,对他涉嫌“卖国”的行为进行调查 。
而且,之前一直被考尔打压的传统派的军官们下狠手,禁止他再次进入军队 。
心高气傲的尼赫鲁遭遇重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一年多后,他在国大党会议上突然中风,并于1964年5月猝然去世 。他在战后总结时沉重地说:
印度从这场战争中学到了这个世界容不下弱国……我们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中 。
文章插图
对印自卫反击作战我军总指挥张国华将军
至于考尔将军嘛,他在战后写了一本书,名叫《不为人知的故事》,为自己在战争中的拙劣表现辩解,反正在他的意识中,骄傲的印度军人是永不言败的!
而尼赫鲁与考尔一意孤行挑起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的影响,则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它对现代印度人的心态和国际政治格局,都仍在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
其他网友观点玩古典的罗千岁其实常队长的用人真不用黑,这老兄基本就没怎么用对过人,成天拎着《曾文正公集》的常队长在用人上也一直玩古典套路,喜欢古典将领 。比如名声赫赫的胡宗南,再比如这篇东西的主角罗奇 。
要说罗奇这位老兄真不能算是马谡、赵括之流的人物,人家好歹是就读过广州法政大学,又是黄铺一期的风云人物,怎么算都是文武双全的名将之姿 。在军校时期随队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警卫,毕业后历任排连长、区队长、团参谋、营长,参与过平定陈炯明之乱 。
北伐战争的时候当上团长,围剿工农红军当上旅长,也算是一步步从基层升上来的军官 。按道理说这样履历完整又文武双全的军官都是名将种子,最次也会因为经验丰富变成战场老油条 。
文章插图
罗奇也确实展露出不俗的才华,他练兵非常牛,给他点保安团之类的杂兵,很快就能训练的有板有眼 。如果多给他点时间,一支精锐部队就唾手可得,比如他亲手训练的95师,本来就是几个民团拼凑出来的,却能在1941年的战区大校阅中排名第一,号称“当阳部队”“赵子龙师” 。
我们的常队长一看这是老黄铺嫡系,又有真本事,必须重点培养啊!要啥给啥,当亲儿子养活 。于是罗奇就当真以赵子龙自诩,人前人后表现的非常牛X,被同僚誉为“罗千岁”或者“罗监军” 。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罗千岁的练兵水平的确很高,可是他的实战水平非常一般,长城抗战那会儿就是因为他轻信别人说鬼子的大皮鞋无法山地作战,只给左翼制高点配了一个连的兵力 。结果被鬼子以那里为突破口,彻底打崩了 。
文章插图
弄出个“赵子龙”师又深得常队长宠信后,这老兄就经常向往子龙在长坂坡的七进七出,一直玩古典突击战来着 。我们都知道近代战争玩古典冲锋不灵,可是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对手都是鬼子,鬼子也喜欢玩古典派的“板载”冲锋.........
终于到了辽沈战役,罗千岁彻底玩脱了,当时我军围攻锦州,常队长命令锦西和沈阳的兵团对线夹击,准备直接进行决战 。所以东野命令二兵团4纵、11纵在塔山附近阻击东进兵团,史称“塔山阻击战” 。
罗千岁当时是战地视察组第四组组长,正好在那附近,常队长于是一纸条电报发来:“此役由你亲自督战,攻不下塔山,军法从事!"
文章插图
其实在此之前62军151师、54军8师和暂编62师都上去比划过了,完全拿不下东野的阵地 。10月13日凌晨,罗千岁带着他的独立95师悍然出击了,然后东野的战士全笑喷了 。都尼玛什么年代了,还玩波浪式冲击战法?而且还是从阵地正面硬上?
下场还用我说吗?独立95师伤亡大半,阵地还是没拿下来 。罗千岁战术古典,甩锅也古典,把责任全扔在阙汉骞的五十四军身上,声称阙汉骞和被围锦州的范汉杰一直不和,所以消极战斗,害的阙汉骞差点叫常队长给毙了 。
文章插图
【历史上有哪些将军,被领导高估且重用,最后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这场打了6天6天的阻击战死死把常队长的援军摁在了锦州西郊,最后重镇锦州解放,我军直接遏住辽东地区的咽喉,取得辽沈战役的主动权 。不是说丧气话,如果不是罗千岁这么二,塔山阻击战胜负难料,这场战斗打得惨烈无比,我军和敌军的战损达到1:2,阵地数次易手的 。
推荐阅读
- 怎么判断一个女生是不是处女?处女有哪些明显特征?
-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急性肾功能不全怎样治疗?
- 女性经期养肝注意事项有哪些?女性经期如何养肝?
- 宝宝三岁前需要做哪些体检?婴幼儿体检的时间和项目
- 常吃哪些食物可以长寿?老年人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 临产的症状有哪些?孕妇临产应该注意什么?
- 夏季宝宝容易患哪些疾病?夏季宝宝如何预防疾病?
- 老年人视力下降正常吗?老人视力下降可能是哪些疾病?
- 生二胎对女人身体的影响?生二胎对女人身体有哪些影响?
- 怀二胎初期有什么症状?怀二胎初期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