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烧欠条后有无人主动归还所欠的钱?
杜月笙是旧社会上海滩的一位传奇人物,被誉为上海滩三大亨之一(另两位是黄金荣和张啸林),是一个一时间风光无限的人 。
文章插图
在杜月笙最风光的时候,他垄断了整个法租界的鸦片生意,并开设了大量的赌场 。1935年到1937年,杜月笙手里有家公司叫三鑫公司,只是这一家公司一年的收入就有5000万大洋,什么概念?北洋政府一年的财政总收入才2点几亿大洋,一家公司的收入就占了全国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十几!此外,杜月笙还当过60多家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有的是挂名,有的是实职,有的是干股,有的是入股,也有不少是正经生意,有了这么多的产业,杜月笙自然是大发横财了 。
在杜月笙时代的上海,汽车是奢侈品,就连洋人也未必能用得起 。而杜月笙的杜公馆就有9辆汽车,配备的司机和助手有18人,贴身保镖有十几人,整个杜公馆一年的用度高达200万大洋 。就当时的生活水平来说,一个上海普通家庭一年如果能有100大洋就能过上不错的生活了,而杜公馆一年的用度就相当于2万个上海普通家庭一年的用度 。假设现在一个上海家庭一年的花销是10万元的话,那么杜公馆一年的用度就相当于现在的20亿!可以说一个月的花销就近乎于2个小目标了 。
相对于他在上海滩的风光,晚年移居香港的杜月笙可以说是晚景凄惨了,比起在上海时期的多处房产,到了香港后杜月笙全家三十几口挤在了没几间能派得上用场的宅子里 。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杜月笙只能靠着离开上海时候变卖家产所得40万美元积蓄度日 。
文章插图
▲杜月笙风光的时候,在整个上海滩是叱咤风云的人物
按照当时的汇率来说,40万美元相当于230万港币,当时香港一名普通文员一个月的收入大约是300港币,按照这个消费水平来说,40万美元也够他们全家生活十多年了 。但是当时的杜月笙身体已经渐渐不行了,哮喘病越来越严重,看病、吃药一个月也要花去两万以上的港币 。这期间杜月笙也做过些生意,曾经将四川的蚕丝运到香港来卖,但是运送的飞机员工中途起义,飞机降落在了北京,一下子10万美元血本无归!这次打击使他病情加重,从此一病不起 。
在杜月笙临死前,只留下了10万美金的遗产,他将其中的5万美金平分给了他的五位太太,长子分得1万,未出嫁的女儿各6000,已出嫁的女儿4000 。当然,除了他还留下的10万美金,最为值钱的就是别人欠他的欠条了,这些欠条究竟价值多少如今也说不清了,但可以肯定的是,价值连城!其中只是王新衡就欠了杜月笙500根金条,而这还是算欠的比较少的 。不难想象,如果杜月笙拿着这些欠条去追债,他的日子肯定会好过很多,但令人诧异的是,他竟然把欠条全都烧了,并告诫家属不得追讨余债 。
文章插图
▲在香港的日子里,杜月笙可以说的上是晚景凄凉
以前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一直没有理解为什么杜月笙会这样做,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才多少感觉到了他其中的用意 。杜月笙虽然是青帮出身,虽然是混黑社会的,但与我们一般所想象的穷凶极恶的黑社会不同,真正能在黑社会中混到超级大佬级别的,其实靠的并不是打打杀杀,而是做人 。
首先杜月笙是个仗义疏财的人,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比如在他刚进青帮的时候就有个没怎么帮得上忙的师傅叫陈世昌,在杜月笙发迹了之后也只是街头的一个烂仔,杜月笙对这个人却几乎是予取予求,什么都给 。陈世昌的儿子不成器,经常赌钱,一次就输掉好几万,陈世昌便不停地找杜月笙借钱,杜月笙也从不吝啬,来一次给两万,再来再给两万,一直给到陈世昌不好意思再上门要为止 。
对自己的朋友仗义疏财,对于底层人民杜月笙也从不含糊,从1935年到1937年间,杜月笙有据可查的捐赠就有150万大洋,他老家有大概200户的穷人也就是靠着他养活的,每个月定时定点地来到杜公馆拿钱,就跟拿工资一样 。包括在他的老家修铁路、造桥、开医院、学校,这样的好事杜月笙做了无数 。
这些都是杜月笙对别人好的例子,也就是杜月笙的会做人 。但杜月笙的做人并不只是对别人好而已,杜月笙的做人讲究的是情面 。
文章插图
这点怎么说呢?我们可以拿《水浒传》中的两个人物,小旋风柴进和及时雨宋江来做对比,这两个人都非常仗义疏财,但两人的仗义疏财又各有不同 。就拿柴进来说,对于江湖上投靠他的人士,如果是小混混,即便就几碗饭、几吊钱就打发了,而对于江湖上有脸面的人物从来都是热情相待,他对待不同的人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武松和他不对付,就是因为武松在他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待的非常憋屈 。而宋江则不同,他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
杜月笙就是一个对任何人都一样的人,这是他与黄金荣不同的地方 。黄金荣虽然也做过很多慈善,比如在给穷人佘粥、发棉衣的时候,他在穷人拿了粥和棉衣后会命人把他们看起来,因为他怕这些人拿了东西后又跑到队伍后面排队再来 领一份 。杜月笙有一次也是给全上海的乞丐发钱,一时间全上海三万多乞丐就跑来排队领钱,杜月笙就没有命人把领过钱的乞丐再看起来,对于杜月笙来说,就算跑到后面排队再来领一份他也认了 。杜月笙后来就跟人说,乞丐也是有脸的,即使你给了他钱给了他吃的,但是你把他看起来,不信任他,他心里也不舒服 。
文章插图
当时的很多罢工,当资本家搞不定的时候,往往都是由杜月笙出面搞定,而杜月笙的最终解决方案也不是让资本家出钱,而是他自己出钱搞定的 。所以杜月笙在当时上海的底层,无论是工人还是乞丐都非常佩服杜月笙,这就是杜月笙的情面 。
包括他与上层文化人打交道,上门了以后非常礼敬地谈话,临走的时候要给人送钱,这场景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掏出一沓子钞票重重地摔在桌上,显得倍有面子 。杜月笙是把一张小钱票折成一个小方块,压在茶碗底下,就怕别人不好意思 。包括上海滩著名的律师章士钊,曾经在落难的时候得到过杜月笙的帮助,而杜月笙是生怕章士钊不好意思,就通过聘他为法律顾问的方式把钱送给了他 。其实当时杜月笙是有自己的法律顾问的,姓秦,也是上海滩一位著名的律师 。
杜月笙在接人待物上有一种本能,就是我不仅要对你好,而且要以你最能接受的方式来对你好 。不仅在外面要做的体面,而且在人情当中我们是相互尊重 。我们也可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思考,当一个人落难的时候确实缺钱,也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 。但是如果这种帮助没有顾及他受助者的面子,当受助的人缓过来以后,就不会真的去感谢帮助他的人了 。
文章插图
▲杜月笙与五太太孟小冬
杜月笙在情面上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这也是为什么他能跟那么多人有很好的交情的原因 。顺便再说一下,情面是内心一种非常微妙的感觉,是需要把握分寸的,但如果你是用一种技巧去把握分寸其实是没有用的,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其实杜月笙的道德修养其实是非常高的 。
在解释了杜月笙的情面,我们再回到他烧欠条这件事情上来,他烧欠条的行为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当时还欠着他钱的,基本都是还不了的情况,如果能还的话应该早就还了,不至于会到杜月笙快死的时候还没还上 。欠钱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没面子的事,我们可以想象,即便杜月笙的家人真的上门去讨要,人家一时半会也是拿不出的,与其上门讨要伤了情面,不如做人留一面日后好相见,便一把火全烧了 。这样一来,就留住了欠钱人的情面,他们欠钱的事都随着一把火灰飞烟灭了,也就没人知道他们欠钱的事了 。
因此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能看出,至少在杜月笙生前,当时欠钱的人基本是没有主动还钱的 。那么杜月笙烧了欠条后呢?或许有人还过,但能推断的是,绝大多数应该都没还,毕竟凭证没了,即便不还也没事 。
文章插图
杜月笙把欠钱人的情面给保住了,可他的家属们呢?日子总还是要过的,没了钱又怎么过日子呢?其实虽然杜月笙烧了欠条,损失了大笔的财富,但是他却留住了情面,这些情面在日后给他的家属带来了相当多的好处 。
就拿杜月笙的小儿子杜维善来说,在杜月笙死后的一段日子里确实过得很苦,但是后来也是在杜月笙生前好友的帮助下逐渐发家致富,成为了一方富豪 。杜维善能有钱到什么程度呢?他平时喜欢收藏一些古钱币,1991年他到上海博物馆的时候当时博物馆有一枚古波斯钱币,馆长跟杜维善说这枚钱币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杜维善看后便说道,这样的钱币他有很多 。后来杜维善就为上海博物馆捐赠了2000多枚这样的钱币!其实就杜月笙的子女来说,他一生共有8个儿子2个女儿,他的子女们发展都很不错,儿子们大多在金融银行界工作,女儿虽然娇养但是不娇惯,结局都算是好的 。
文章插图
杜月笙的子女们都能有好的人生,多少都与杜月笙生前所攒下来的情面有关 。一个两个子女混的好很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能力强,但都混的不错,就不只是能力的问题了,而是因为有人帮忙,而且愿意帮忙了 。这些人为什么愿意帮忙?其实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是杜月笙生前欠了钱,打了借条给杜月笙的人,杜月笙烧掉了这些欠条,碍于面子他们不愿意承认欠了钱,但心里总会觉得欠了杜月笙的,这种心里上的亏欠,他们也总会想方设法地偿还,只要条件允许的时候 。所以杜月笙的子女们在人生中的许多时刻总是容易得到别人的诚意的帮助,就是因为杜月笙烧掉了他们的欠条,留了他们的情面 。
所以说,杜月笙烧欠条的做法其实是非常高明的,留住了情面,是否还钱其实也就不重要了 。
其他网友观点看到这个题目,突然想起了网络上疯传的两句话:你喂狗三天,它能记住你三年;你善待人三年,人三天就把你给忘了 。这人跟狗的区别就是,狗永远是狗,但人不一定是人 。
再结合时下的人性现状,就算有欠(借)条别人都不一定还,就算你再三去催债别人也不一定还,更何况你不去要,也没有欠(借)条了,还有人会主动还债吗?
不过,杜月笙向来有会做人、好交朋友的名声,也因此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秘书饶汉祥曾为其写下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虽然如此,但不知他借出的钱,在自己死后别人还会还吗?
据杜美如回忆,1949年5月27日,杜月笙带着家人乘坐“海燕”号荷兰轮船,从吴淞口默默地离开上海 。数日后,来到香港,并隐居 。
文章插图
▲左图:少年杜月笙,双目炯炯有神,意气风发;右图:晚年杜月笙,愁眉苦脸,心事重重 。长相乎!命运乎!
原本,杜月笙想带着全家和跟随他一起来到香港的140多名忠心手下,从香港转往法国 。谁知,他在清理钱财时,却发现手头仅有10万美元,而办理去法国的各项手续费,至少都需要15万美元 。
受此打击,向来极好面子的他,心情极为郁闷,只能对不起这些跟随自己的兄弟们了,并留下一句感叹(有人认为是名言):“每个人都有床头金尽的时候 。”
此时的杜月笙,再也没有了曾经做人要“人面、场面、情面”面面俱到的那份气度与淡然了 。
不久,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让《新闻报》总编钱永铭给杜月笙写信,希望他返回大陆,为新中国建设做贡献 。于是,杜月笙很是高兴,并打算返回上海定居 。
然而,他的回信却因钱永铭醉酒,阴差阳错之下被其装错了信封,居然寄到了蒋介石的手中 。因此,引发蒋介石大怒,自己和家人也受到了香港国民党特务的监视 。
文章插图
▲晚年的杜月笙与美貌的五太太孟小冬
同时,对于这切,大陆方面并不知情,杜月笙自然也就收不到任何回信了,心情更加郁闷 。
后来,杜月笙终于得知详情,因此大为失意,情绪非常糟糕 。据说,一直自称“不赌、不嫖、不吸毒”的杜月笙,居然对吸鸦片和算命颇为爱好,身体更是每况愈下 。
其实,坠入谷底的人,似乎都曾对命运感到迷茫过 。
或许,他想用鸦片来麻醉自己苦恼的身心,用算命来拨开命运的迷雾吧 。
传言,当他死后,家人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了一张算命的命批,上书:西元1951年,岁在辛卯,天克地冲,绝难度过 。落款是一个叫“六月息主人”的“半仙” 。
也就是说,杜月笙过不了1951年七月十五日这个坎,这一天也是阳历8月16日 。结果,杜月笙还真就在这一天死的 。不知,这是不是巧合 。
但是,杜月笙在临死之前,也是家里非常窘迫之时,他将大女儿杜美如唤到床前,让其到汇丰银行取出当年寄存的一个包裹 。杜月笙拿到包裹后,将全家人叫到跟前,当面打开包裹,大家发现里面是一沓欠(借)条,数额有大有小,最少的有5000美元,最多的是保密局原上海站站长王新衡欠了500根金条 。
大家原以为,杜月笙要用这些欠条来讨债 。结果,杜月笙竟然拿起一张张欠条全部撕碎,并丢进水盆中弄湿,再揉成一团,碎纸上几乎再看到一个完整的字了 。(注:并非网上流传的烧掉)
这下,大家都很是不解,纷纷疑惑地看向杜月笙 。
见此,杜月笙严肃地说道:“借出的,表面是钱,实际是人情,感恩的,永远会记得我们杜家的好 。不感恩的,你去要账,可能换来牢狱之灾(杀身之祸) 。大恩如大仇,你们要记住这个道理!”
文章插图
▲杜月笙墓,蒋介石题字“义节聿昭”、 张群题字“誉闻永彰”
意思就是告戒家人不要去讨债,以免讨债不得,反遭杀身之祸 。
接着,杜月笙又将身边仅有的11万美元,全部分给了家人 。每个太太1万、儿子1万、未出嫁女儿6千,出嫁女儿4千 。
数日后,63岁的杜月笙留下一句临终遗言“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大家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一代枭雄,就此黯然落幕 。
后来,据杜美如回忆,父亲一生帮助朋友无数,借出的钱更是无数,而几经周折主动还钱的却唯有一家人 。
虽然,有人将杜月笙常说的“杯中酒常满,桌上无虚席 。”以及“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 。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 。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等话,称为做人的名言警句,但这样的结果对于这样的名言来说,却无异于是一种讽刺 。还真是“朋友千千万万,真心有几人”、“人走茶凉,世态炎凉”、“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啊!
图片来源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晚年凄凉的杜月笙,攥着过亿美金的欠条,发现唯一还钱竟然是王艮仲 。那么大富豪王艮仲为何要找他借钱,后来还肯把把钱还了呢?
文章插图
末路枭雄临终为何遗言烧掉欠条?
早年的杜月笙有多能耐有多威风,我这里就不说了,可晚年的杜月笙有多囧,估计知道的人不多,杜月笙在虽然在上海能呼风唤雨,可惜在一天夜里,杜月笙匆忙的带着全家坐上一条荷兰轮船离开上海,从原来豪华的大宅子,窝进了只有三室一厅坚尼地城杜公馆,
刚开始杜月笙的名气,来看望他的人不少,可是毕竟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杜月笙渐渐开始坐吃山空,短短两年的时候,以前挥金如土的他,却变得手头紧迫,可见此时的杜月笙已经是枭雄末路了 。
文章插图
进入了1951年,当时已经有63岁的杜月笙,因为不适应南方炎热高温的天气,更重要的是身心疲累,卧床不起气喘吁吁,当年门庭若市的家里,却是门可罗雀,
杜月笙犯得是哮喘,当时经过郎中和医生的双管齐下,依然只能熬到了回光返照 。此时的杜月笙感叹自己的一生,心里清楚已经是回天乏力,立刻让家人唤来了徒弟陆京士,争取在清醒的时候吩咐后事,并且立下遗嘱,为几个妻子和子女分好家财 。
先给你们说一下,杜月笙在巅峰时候到底有多少家产?
杜月笙在巅峰的时候,他可以用富甲天下来形容,根据现在的资料记载:当时的杜月笙连豪车,上海的杜公馆,杜公馆的开支,银行股份还有青帮的生意,巅峰期最少估算有三千万大洋 。而当时的一个大洋换算现在1200元购物值算,他巅峰的身家估计值现在的360亿元 。
可是你们知道杜月笙临终,分家产给各房的时候还剩多少?
文章插图
根据杜月笙的儿子杜维善在后来对朋友的回忆:杜月笙的当时的财产,其实的大部分都是在上海主要的股份和不动产,而当时带走的现金其实不多,特别是在两年的时间里,又开销了不少的生活资费,导致他临终分给儿子们的,只有 10 万美元而已 。
10万美金换算现在最多就是70万的遗产,可是他家大业大,有好几房的太太和几个儿子女儿,所以最终太太们和每个儿子们,拿到手的不过就是一万美金 。其他没成亲出嫁的女儿各得到了六千,出嫁的女儿就只有四千 。虽然有点看上去“重男轻女”,可是他能够在当时这样做,已经是对女儿们很照顾了 。
面对这样的安排,我们通常都会想,他的妻儿会不会私下异议,相互会为争夺财产而争执不一,可是杜月笙在这点做的还不错,各房的妻子和孩子们都没有任何的异议 。
文章插图
他等来了爱徒后,对着众人说了是三个遗言 。
第一:必须要穿长马褂入殓;
第二:要找到一幅上好质地的木棺;
第三:想办法将他葬在高桥 。
最后,他拿出收藏的很严的保险柜的钥匙,并且让孟小冬去开启那个神秘的保险柜 。妻子和孩子们都非常的激动,因为过了两年的苦日子,此时百感交集,心里既有一些悲伤可是更多的是兴奋,因为这个保险柜,谁也不知道里面到底还有多少财富分给他们 。
可是当孟小冬打开保险柜后,杜月笙看了看他们的表情后,一边咳嗽一边说,烧,烧!烧掉!
众人才拿里面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里面都是厚厚的欠条,而每一张的欠条上都记录的是一笔巨款 。小到5000美金,大到一个叫王新衡千的500根金条,不一而足,而这里的价值起码是过亿 。
当时他的子女很犹豫,现在自己的情况那么差,为何要烧掉欠条,为何不去让那些人还清欠条呢?
文章插图
此时杜月笙一挥手,叫家人赶紧把欠条烧个一干二净 。家人很迷茫和很不理解,特别是几个太太和子女,可是他的徒弟陆京士却非常明白,为何他要这样做 。
因为当时能给杜月笙欠条的人,都是非富即贵,而且还有一定的影响力,而现在的杜月笙不同以往,他从不差钱到很差钱,如果子女或者太太们,拿着欠条去兑现;
那么对于杜家来说无疑是没顶之灾的,而更重要的其中许多人,找也找不到了,无疑这样做会徒劳无功还风险很大,所以都收不回来,杜月笙干脆就全烧了,这样一来,反而断了太太和子女们的想法,反倒是保住了一家的性命,无疑杜月笙的确想到周到 。
为何杜月笙手里有那么多的欠条?
杜月笙从一个卖水果的,混到了成为上海滩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一生很传奇,特别是孤胆救出黄金荣的一件事,更是让他作为了青帮龙头的位置,而杜月笙之所以能崛起,他曾经归类自己的成功之道,就是讲究三碗面:“人面、场面、情面”,
文章插图
杜月笙能从一能从一无所有,到坐上头把交椅,他在江湖上名声最好的,就是重情重义,特别是给人情面 。在上海滩曾经评价他:“杜月笙很会做人” 。杜月笙曾经对孩子说了:“做人做事无需锦上添花,只需雪中送炭” 。他非常懂得什么时候给人情面,而他思考问题都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同时考虑别人的名声和需求 。
例如,国学大师章太炎,因为自己的侄儿房产意事,万分焦急写信求杜月笙帮忙解决 。杜月笙亲自不远千里见到了老人家,还细心发现章太炎的生活窘迫 。怕老先生不答应,临别时,他留下了2000元银票,悄悄的压在茶杯下 。
文章插图
章太炎此时正急需这些财物度过难关 。章太炎对杜月笙后来是充满感激,还冒着文人大讳报答了杜月笙的恩情 。除此以外还有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来求杜月笙帮忙,而杜月笙都会很大方的帮助他们,当然这样的做法,到了晚年杜月笙的开支就开始有点紧 。
不过杜月笙能成功,就是在于能维护别人的情面,以明智和大格局给于别人帮助反而从中获得了自己想要的利益 。因为杜月笙把握住了人心,在当时如果欠人的东西不及时归还,人们心里多少会有负担 。所以在那个年代,万不得已许多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不会去低三下四求人借东西 。
可是杜月笙最后是把欠条都烧了,并且出于对家人的考虑,还给了欠条人留下了情面 。但是对多数人来说,留下欠条的那些人,有没人主动还杜家的呢?
文章插图
杜月笙烧欠条的事很快街知巷闻 。有写千条的主人是如释重负,更多人是钦佩杜月笙的舍得 。可是主动登门还欠账的一个都没有 。而反而是有两个素未谋面的人,听到了杜月笙此举一个送来的上好的棺木,给了一个半折还提供了场地给杜月笙的家眷,让杜月笙能风光大葬,另外一个则仰慕杜月笙的为人,为他扫墓三年,直到自己离开人世,
而在杜月笙制众多的朋友中,唯一只有叫王艮仲的人赎回了自己的欠条,王艮仲作为浦东当时一个地主,虽然没有杜月笙那么富有,但是在上海也是个土豪,本来他可以不换欠账,但是他却变卖了自己产业,将欠账还上了 。这是为什么?
文章插图
其实王艮仲当时找杜月笙筹款,就是为了抗日,当时他抗日态度是非常坚决的 。王艮仲,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王师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大团人 。我们的亲密朋友,还是一位爱国人士,他自小就立志爱国、救国 。
在抗日期间,他利用自己的关系,通过朋友联系上了名震一时的林钧,并且资助组织了一支游击队,游击队由林钧率领,主要的人物就是在浦东阻击日军 。后来,游击队不断扩大,到过东海,浙西,可以说是在抗日中屡建奇功 。
王艮仲利用自己的身份,对于新四军游击队给了很多的帮助,其中新四军的许多队伍供给等困难,都是他从中协调解决 。抗战胜利后,他毅然辞职,他家乡南汇为基地,创建了农场和建设公司,并且还打通了浦东交的交通 。在海滨拿出一千亩田地,组建“新农村”建,在上海滩曾经轰动一时,但是许多名流包括杜月笙都前去参观 。
文章插图
上海解放后,他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并且出力颇多,为新中国快速的成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他的一次找杜月笙,正是为抗日游击队和新四军筹款,因为时间紧手头上一时资金不够,于是就欠了杜月笙二十万大洋 。当时杜月笙一时也没那么多,但是既然他能出声,杜月笙也就大笔一挥:让自己股下的银行拨了给他 。
王艮仲就拿着杜月笙写的调制,拿了20万大洋去给游击队和新四军送去了物资 。王艮仲算是比较厚道的,后来为了还欠条,他还变卖了自己的产业,最后如数偿还给杜月笙 。杜月笙没想到,一向有借无还的欠条 。竟然王艮仲会归还,而且也是唯一归还的人,不禁对王艮仲心生敬意 。
文章插图
【杜月笙烧欠条后有无人主动归还所欠的钱?】王艮仲老在2013年去世,终年110岁,这位值得尊重的老人家,可谓是善有善报,比起杜月笙以“人面、场面、情面”,不存钱,存情面的做法,依靠各种的心计和钻营虽然是风光一时,可是对于家国的贡献太少,杜月笙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利益 。而王艮仲先生,一生都在为民族抗日和新中国经济和教育建设上努力,甘愿交出自己的产业和公司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他虽不如杜月笙知名,可他为中国做出的贡献,却受到人们的敬仰 。
推荐阅读
- 烧开的水面上的浮渣是什么?热水上的浮渣可以喝吗?
- 酱烧田鸡腿的做法(港台菜)
- 红烧啤酒虾的做法(港台菜)
- 酱烧鸡的做法(港台菜)
- 红烧鸡翅中的做法(港台菜)
- 美味红烧肉的做法(港台菜)
- 蜜汁叉烧的做法(港台菜)
- 家常红烧豆腐 红烧豆腐怎么做
- 护理发烧宝宝犯的错误
- 大葱烧海参的做法(豫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