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临泣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

【出处】出《灵枢·本输》
【归经】足少阳胆经.
【定位】在足背,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处.
【释名】临,含上对下之意;泣,指泪水.本穴为足少阳之输穴,属木应肝,肝开窍于目,其液为泪,故其气上通于目,主治目疾,同时穴临于足,与头临泣相对应,故名.
【类属】
1.八脉交会穴,通带脉.
2.五输穴之一,足少阳胆经输穴.
【穴性】平肝熄风、清头明目、化痰消肿、理气散结.
【主治】
1.神经系统中风偏瘫.
2.头面五官病症偏头痛,目外眦痛,目眩,目干涩.
3.肢体病症足跗肿,足趾挛痛,胁肋满痛,落枕,骨折.
4.其他病症遗溺,月经不调,乳痛,胆囊炎.
【配伍】配肝俞、期门、外关、支沟、阳陵泉治胁肋疼痛;配风池、中渚、太阳、外关治偏头痛;配乳根、肩井治乳腺炎;配太冲、合谷、睛明治目赤肿痛;配中极、三阴交治月经不调.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古代应用】
《针灸甲乙经》:厥,四逆,喘,气满,风,身汗出而清,髋髀中痛,不可得行,足外皮痛,临泣主之.疟,日两发,临泣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颈漏腋下马刀,灸百壮.
《玉龙歌》: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方能病不侵.
《类经图翼》:主治胸满气喘,目眩心痛,却盆中及腋下马刀疡,痹痛无常.
《医宗金鉴》:中风手足举动难,麻痛发热筋拘挛头风肿痛连颗项,眼赤耳痛合头眩,齿痛耳聋咽肿证,游风瘙痒筋牵缠腿痛胁胀肋支痛,针临泣病可愈.
【临床报道神奇作用与功效】
1.胆囊炎《按摩与导引》1998年第4期报道:针刺足临泣为主治疗胆囊炎42例.取左侧足临泣为主,可酌情配用支沟太冲、阳陵泉等穴足临泣直刺0.3~0.5寸,得气后退针至皮下,向上斜刺03寸,泻法,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运针1次.慢性胆囊炎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者可适当配用柴胡、升麻、黄芩、郁金、制大黄、瓜蒌仁、芒硝等中药煎服.结果:临床治愈35例,显效5例,无效2例.
2头面五官病症
(1)头痛:《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第3期报道针刺足临治疗少阳头痛1例.左侧偏头痛病史10年余,此次发作持续天.取病患侧足临泣,配太阳、风池、中渚,常规针刺,泻法,留针半小时.结果:次而愈.《中国针灸》1995年增刊报道:针刺足临泣为主治疗偏头痛112例先针健侧足临泣,后针患侧后太阳穴(丝竹空平向后移至发际),从鬓发际向率谷方向浅针透刺,根据患者体质及耐受程度施以提插捻转泻法.结果:针治1~2次疼痛全部消除,临床治愈率100%《针灸临床杂志》1998年第2期报道:针刺足临泣治疗偏头痛1例.足临泣、风池、攒竹均行针刺泻法.结果:10次而愈.《中医外治杂志》2001年第1期报道:针刺足临泣为主治疗血管性偏头痛30例.取足临泣、风池、合谷、列缺穴,足临泣针0.5~1寸,得气后快速捻转1~2分钟,使针感向足背部放散;其他穴位常规操作,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18例,好转9例,无效3例.
(2)暴聋:《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4期报道:针刺足临泣治疗暴聋1例.取足临泣、耳门、风池,常规针刺,留针20分钟,其间足临泣穴运针1次.起针后患者自觉耳鸣减轻,听力也稍有提高;又针4次好转.
3.骨伤科病症
(1)落枕:《中国针灸》2000年第6期报道:按揉足临泣穴治疗落枕28例.在足临泣处寻找敏感点和阳性反应物,边揉边令患者活动颈部,至颈部活动自如为止.
结果:1次治愈20例,2次后治愈6例,3次后痊愈2例.
(2)胁痛:《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第3期报道:针刺足临泣穴治疗闪挫胁痛1例.取患侧足临泣,配同侧支沟,针刺泻法,行针时嘱患者转侧身躯.结果:1次即愈.
(3)腰痛:《针灸临床杂志》1998年第2期报道:针刺足临泣治疗腰痛1例.
主穴取足临泣,针刺泻法,配带脉穴.连针4次,腰痛痊愈,活动自如.
(4)指跖挫伤:《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第3期报道:针刺足临泣治疗无名指挫伤1例.采用手足同名经交叉穴,取健侧足临泣,针刺泻法,3~5分钟行针1次,行针时嘱患者活动患处,留针1小时.取针后当即手指疼痛大减,活动自如.
又治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1例,局部固定后选患侧足临泣,配患侧的阳陵泉、三阴交透悬钟,提插捻转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2次后肿痛大减,10次后加针足三里,又连针1个月而愈.
4.妇科疾病方面
(1)胎位不正:《针灸学报》1990年第3期报道:艾灸足临泣转胎27例(均系手法和胸膝卧位纠正失败者).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灸7天.结果:成功率为51.9%.而另设灸至阴穴27例、灸非穴位点(腓骨小头直下3寸)20例作对照(也均系西医胸膝卧位纠正失败者),每日1次,每次30分钟,连灸7天.结果至阴穴纠正6例(22.2%)、非穴位点纠正3例(15%),差异显著(2)乳房胀痛:《中医杂志》1959年第9期报道:陕西省延安医院一产妇婴儿出生即死,乳房胀痛,经针本穴1次即消.另一名助产士哺乳期患目赤肿痛,医者为其针刺本穴加光明,并行泻法.眼病治愈后出现乳汁不足.后经针灸合谷、曲池而纠正.《中国针灸》1985年第4期报道:针刺本穴配光明回乳13例.常规针刺,泻法,针后加灸.结果:1次退乳2例,3次退乳8例,4次退乳3例《针灸临床杂志》1996年第5、6期报道:取患乳同侧之足临泣、光明穴,针刺得气后留针25分钟,每隔5分钟捻转1次.每日1次.一般在针刺1~2次即见乳分泌减少,3~5次即可达回乳之目的.
5.其他病症
(1)瘰疬:《河北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期报道:针刺足临泣治疗瘰疬1例.主穴:足临泣;配穴:太冲、阳陵泉、阿是穴(病变局部),足临泣等穴常规针刺,病变局部用皮肤针叩刺.每日1次.结果:治疗5次后肿核即见消退,且变小无痛.
(2)带状疱疹:《上海针灸杂志》1994年第期报道:针刺足临泣配局部围刺治疗带状疱疹1例.取同侧足临泣穴,配疱疹局部围针透刺,泻法.每日1次.洽疗1次后痛即减轻;2诊后局部疼痛大减红疹转暗结痂;4诊后红疹已退;共诊1周而愈.
【现代研究】
【足临泣穴的神奇作用与功效】《吉林医学》2002年第6期报道:研究挤压足临泣穴能否成为新的巴宾斯基等位征,选择了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例作为观察组,选正常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挤压足临泣穴与巴宾斯基、查多克、奥本海姆征三项传统病理反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挤压足临泣穴可以作为新的巴宾斯基等位征,可应用于临床,作为诊断、病情观察依据,其阳性率较高,且简单、易操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