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才对酒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你知道王延才是谁吗?他是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 。下面是他的一些关于酒类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看法 。
酿酒行业是较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产业之一,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打乱了酒类生产的部门管理、所有制限制和产供销方式,使酿酒行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的浪潮催生了新制度重建,促进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经过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探索创新,我国酿酒工业又迈上健康发展的坦途,迎来了酿酒行业的第二个春天 。
经过产业结构调整,白酒产量得到控制,低度白酒占到白酒总产量的80%左右 。发酵酒的产量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啤酒产量突破3000万吨,连续四年居世界前列,风味向低浓度、低色泽、淡口味、多品种方向发展;葡萄酒产量多年来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全汁葡萄酒已成为主流,干型、半干型占到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黄酒克服地域界限,开始向北方扩张,五年增长53% 。
经过改革、改制,企业结构日趋现代化,以国营为主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外国独资、中外合资、国有民营、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格局 。经过并购、重组、强强联合,在各个酒种形成了不少的大型集团 。目前,白酒行业的前20家企业集团的产量、效益占到全行业的60%以上;啤酒行业前20家企业集团的产量、效益占到全行业的80%以上;葡萄酒行业的前10家企业集团产量、效益占到全行业的80%以上;黄酒行业的前10家企业集团的产量、效益占到全行业的60%以上 。这些集团酿酒企业的形成壮大,领跑和规范了行业的发展,成为行业的榜样和中坚 。
产品结构的调整和经营环境的改变,提高了企业的盈利水平 。2000年以来,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2004年行业利润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0%,2005年达到133亿元,同比增长27% 。行业税金2004年达到233亿元,同比增长10%,2005年达到267亿元,同比增长14%,今年1~6月份,全行业实现利润85.74亿元,同比增长26%,上缴税金149.14亿元,同比增长20.68%,创造了近20多年来的较好水平 。
更加可喜的是,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探索,一个符合酿酒行业实际,以法律、法规为支撑,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为目的,以标准化体系为基础,以实行生产准入体系、市场流通管理准入体系为切入点,以人才储备和职业鉴定体系为保障,以酒类产品质量认可认证体系和新型行业服务体系为补充的新型科学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
建立生产准入体系,基本完成白酒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放审查工作 。
为了控制白酒行业盲目发展,遏制假冒伪劣泛滥,保障酒类消费者,整顿酒类生产销售秩序,提高全行业经济效益,根据国家《行政许可法》、《国家产品质量法》、《工业产品许可证管理条例》和国家质监总局《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国家质监总局在我国开展白酒产品生产许可工作,实行生产准入管理 。2002年7月,国家质监总局正式在酿酒工业协会白酒分会设立“我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办公室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部”,开始白酒产品生产许可证技术审查工作 。生产准入体系的建立,作为我国以法治酒的开端,从源头进行治理,为我国酿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新的良好的基础 。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协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四年来,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部从建立机构、收集档案、制定文件、建设队伍、宣贯培训等方面入手,协助国家职能部门开展白酒生产许可证审查工作,对申报企业的上万份材料进行分类存档;制定了《我国白酒生产企业生产条件验收抽查办法》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组织了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教师培训班,建立了教师队伍;举办了我国工业产品审查员培训班 。
【王延才对酒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在审查过程中,及时进行了发证后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未获证的小酒厂进行了广泛调查 。根据白酒生产许可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获证企业的监督,开展普查;对已经转产、破产的企业收回生产许可证;对骗取生产许可证、倒卖生产许可证和制假售假的企业坚决吊销生产许可证;对降低生产条件,不符合“细则”规定的,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整改到期,复查仍不合格的企业吊销生产许可证;建立通报制度,对获证企业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进行我国通报;对获证企业进行年审,对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企业进行核查,大力开展整顿工作 。随着国家对酒类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展开,不规范、无证企业一度泛滥的状况得到了遏制 。在白酒生产许可证工作取得经验之后,国家质监总局又在协会成立了“食用酒精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目前,这项工作正在顺利进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