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粥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熬粥的米水比例是什么?
生活中很多人都比较喜欢在早上或者晚上的时候喝粥,所以会经常熬粥,但是很多人在熬粥的时候会出现各种问题,不是把粥熬得过稀就是将粥熬干,不知道怎样熬粥比较好 。那怎样熬粥比较好呢?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种熬粥的方法吧 。
1、熬粥的米水比例
对于厨房菜鸟来说,为了避免把粥煮成米饭或者米汤水,掌握熬粥的米水比例非常重要 。下面为大家介绍3种不同浓稠度粥品的米水比例,大家可以各自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米1杯:水6杯;米饭1碗:水5杯,这样煮出的稀饭米汤较少 。
米1杯:水8杯;米饭1碗:水7杯,煮出稀饭的浓度较为适中,接近一般台式稀饭的黏稠度 。
米1杯:水12杯;米饭1碗:水10杯,这样煮出稀饭水分较多,以小火熬煮约40分钟至米粒几乎化在水里的程度 。即是广式粥品黏稠度 。
2、熬粥的米能泡一晚上吗
熬粥的米最好不要泡一个晚上,一方面是因为夏季气温高,容易滋生细菌;另一方面,大米浸泡太久容易造成营养流失 。大米的最佳浸泡时长是半小时~3小时左右 。如果想要浸泡一晚上,不妨通过高压电饭煲预约时间的方式,这样既不会有营养流失,也不容易滋生细菌,而且早上起床可以直接食用 。
3、步骤一:浸泡
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 。这样做的好处是:熬起粥来节省时间,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
4、步骤二:开水下锅
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好方法却是用开水煮粥,冷水煮粥要糊底,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 。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
5、步骤三:火候
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熬约30分钟,火的大小转换直接关系到粥的味道的好坏 。
6、步骤四:搅拌
原来我们煮粥之所以要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用热水煮粥就没有了了糊底的担忧 。还要搅是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 。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
7、步骤五:点油
煮粥还要放油,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就会发现煮出来的粥不光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
8、步骤六:底、料分煮
大多数人煮粥时习惯将所有的东西一股脑全倒进锅里,好的煮粥方法并不是这样做 。应该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头煮,煮的煮,焯的焯,最后再搁在一块熬煮片刻,且绝不超过10分钟,这样熬出的锅品清爽不浑浊,每样东西的味道都熬出来了又不串味 。特别是辅料为肉类及海鲜时,更应粥底和辅料分开 。
9、喝粥注意事项
1、三餐不能总喝粥 。这个很多人常犯 。适当喝粥确实有益,但不可顿顿喝 。粥属于流食,在营养上与同体积的米饭比要差 。且粥“不顶饱”,吃时觉得饱了,但很快又饿了 。长此以往,会因能量和营养摄入不足而营养不良 。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营养 。将粥煮得稠一些,配个肉菜,或在两餐之间吃 些点心等,都能补充能量 。
2、冰粥并不可取 。冰粥是夏天的热卖食品,但它不适合体质寒凉、虚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 。冰粥喝多了不仅会使人体的汗毛孔闭塞,导致代谢废物不易排泄,还有可能影响肠胃功能 。
3、糖尿病人喝粥要适量 。糖尿病患者一般更容易饿,而且粥具有消化快的特点,所以很容易让人吃了很快又想吃;粥本身在短期内还容易被身体所吸收,导致血糖迅速升高,或者波动过大 。糖尿病患者要适量喝粥,每次一小碗即可 。
5、胃不好的人少喝 。不少人认为粥养胃 。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并不全面 。因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进可以帮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胀,使胃运动缓慢,这同样不利于消化 。
【熬粥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熬粥的米水比例是什么?】
推荐阅读
- 14岁太胖怎么办?14岁太胖如何减肥?
-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急性肾功能不全怎样治疗?
- 宝宝三岁前需要做哪些体检?婴幼儿体检的时间和项目
- 近视是怎么样形成的?孩子好好的为什么会近视?
- 临产的症状有哪些?孕妇临产应该注意什么?
- 烧开的水面上的浮渣是什么?热水上的浮渣可以喝吗?
- 怎样预防老花眼?老花眼要怎么预防?
- 生二胎对女人身体的影响?生二胎对女人身体有哪些影响?
- 男人应该怎么排毒?男人排毒的方法有哪些?
- 男人养肾的方法有哪些?男人怎么做才能养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