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痈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

【概述】
臀痈为臀部之发,急性者多由湿热火毒蕴结,或注射时感染毒邪而成,亦有因局部疮疖发展而来 。慢性者多由湿痰凝结,或注射药液吸收不良所致,其特点为:初起漫肿,疼痛,边界不清,以后逐渐高肿坚硬+色红灼热,疼痛常使思侧下肢步行困难,2~3天后可皮肤湿烂,变黑腐溃:或中軟不渍 。全身症状明显 。本病注意与有头疽、流注相鉴别 。
【辨证治疗】
1.湿热火毒蕴结
临床表现:常为急性发作,多发生在臀部的一侧 。初起疼痛,肿胀红,皮肤灼热,中心明显,四周较淡,渐而扩大,且有硬结,边界不清 。2~3天后皮肤湿烂,随即变黑腐溃,或中软而不渍,全身可伴恶寒发热,纳差,骨节疼痛,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状 。
立法:清火毒,利湿热 。
主方: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合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加木通,泽泻 。
加减:无表证,去防风;纳差苔腻,去白芷,炙乳香、没药,加炒白术、砂仁、焦三仙,2.气滞血瘀,痰湿凝结
临床表现:初起多漫肿,皮色不变,红热不明显,硬块坚实,有疼痛或压痛,患侧下肢步履不便,成脓迟缓,进展较缓慢,全身症状亦不明显 。
立法:活血化瘀,祛湿化痰 。
主方:桃红四物汤(和剂局方》)合二陈汤(《和剂局方》),去生地、白芍、甘草,加丝瓜络、白芥子,炒白术、夏枯草、蒲公英 。
加减:硬块坚实,加三棱、莪术、威灵仙或加山甲、皂刺、石见穿、路路通;若消散无望,而成脓迟缓,可用托里消毒散(《医宗金鉴》) 。
3.气血两虚
临床表现:溃破后随脓排出块状腐肉,脓腔深,甚至露骨,敛口迟缓,立法:双补气血,生肌收口 。
主方:八珍汤(《正体类要》),去生地,加砂仁、山药、败酱草 。
加减:疮口肉白,脓多不敛,加大黄芪、人参,炒白术、当归的用量,或再加肉桂;有低热,或伴盜汗者,当归、生地,白芍的用量要加大,并可加麦冬、玄参、败酱草、地骨皮等 。
【其它疗法】
1.未溃前,急性者,用玉露膏:慢性者用冲和膏 。
2.成脓后,宜切开排脓 。当坏死组织与健康组织分界明显时,可以剪除 。
3.渍后,脓腔深的应加药线引流,胀腔大者,亦可用湿盐水纱布截九一丹松填腔内 。腐脱新生,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或蜂蜜,或胎盘组织液填敷疮面 。如疮口有空腔不易愈合者,可加用垫棉法加压固定 。
【文献参考】
此证(臀痈)属膀胱经湿热凝结而成 。生于臀肉厚处,肿、镄、潋俱迟慢 。宜限蒜片艾灸,服仙方活命饮消之;不应者,即服透脓散,脓熟针之 。溃后,内外治法俱按痈疽溃疡门 。(《医宗金鉴》) 。
【调护、禁忌】
1.尽量减少下肢活动 。
2.参照一般痈、疽 。
【西医诊断参考】
急性蜂窝组织炎:
【臀痈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局部片状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中心区域色较深,疼痛及压痛明显,周围界限不清 。可形成脓肿,常并发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可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