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道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

【出处】《针灸甲乙经》:"头重目瞑,凄厥,寒热,汗不出,陶道主之."

【别名出处】无.
【穴名释义】陶指丘上更有一丘.本穴位于第一、二胸椎,第一胸椎较第二胸椎更为高起,犹丘上更有一丘;为督脉之气,通行之道,故名陶道.《会元针灸学》:"陶道者,其椎骨较下而高起如陶丘."
【定位】在大椎节下间(《针灸甲乙经》).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一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陶道穴的作用与功效_准确位置、取穴方法与针刺方法】【归经】本穴属督脉.
【类属】本穴为督脉、足太阳经之交会穴.
【取穴方法】俯伏或俯卧.在背部,后正中线上,当第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见图)
【作用与功效】解表退热,镇静安神.
【主治】头项强痛、恶寒发热、疟疾、嗽气喘、癫狂、脊强、疔疮.
【刺灸方法】向上斜刺0.5~1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下或向两肩、两上肢扩散.可灸,艾炷灸3~7壮;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
【配伍应用】外感发热、头项强痛配大、曲池、风池穴;疟疾配大椎、后溪、阳池穴;咳嗽气喘配肺俞、定喘、列缺穴;癫狂配人中、四关穴;疔疮配合谷、委中穴;脊强配身柱、后溪穴.
【临床应用】疟疾、慢性气管炎、银屑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