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交 航天五院总师魏强:中巴航天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

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航天领域合作已跨越了三十多年。早在1990年,中国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将巴基斯坦研制的第一颗卫星(BADR-A)送入轨道。
2011年,中国和巴基斯坦建交六十周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研制的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PAKSAT-1R)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为两国建交献上了一份来自航天人的厚礼。
十年过去,在两国建交七十周年之际,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对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师、“航天功勋奖”获得者魏强进行了专访。
回忆起当年参与研制PAKSAT-1R的经历,魏强感触良多:“这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是对大家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但发射成功之后,中巴双方的人员都非常激动高兴,这是两国航天人共同为建交献上的礼物。”
建交|航天五院总师魏强:中巴航天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PAKSAT-1R作为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同步轨道公用卫星平台——东方红四号公用卫星平台,覆盖欧洲、南亚、中东和东非等地区。这颗行星为巴基斯坦提供了宽带互联网、电信和广播等服务,目前已在轨十余年了。
建交 航天五院总师魏强:中巴航天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
文章插图
PAKSAT-1R卫星进行整星紧缩场测试 图片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该项目难度大、要求严,对中巴双方来讲都是块硬骨头。时任巴基斯坦空间与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副主席的里亚兹教授(Dr. M. Riaz Suddle)是PAKSAT-1R项目巴方的总负责人。他对欧洲宇航企业的标准流程有着深入了解,并要求航天五院需严格对标欧洲ECSS标准或美军标,同时希望研制过程中从原理到工程的各项工作都能让巴方人员参与和学习。
除了高标准和严要求,该项目的日程也十分紧张。为了能如期完成任务,中巴双方工作人员都长期保持高强度工作。对此,魏强回忆道:“PakSat-1R的开发进度非常紧凑,技术难度很高。我们每天要工作近20个小时,以确保中巴建交60周年之际如期发射。不过我们中没有一人抱怨或退缩。”
从谈判开始,直至卫星和地面系统最终交付,中巴双方团队召开了200余次会议。每次会议,都是2-3个会场同时开会,中方设计师、巴方项目管理团队和监造团队,按照专业领域进行分组讨论、质询,形成会议纪要和待办事项草稿。会议常常从早晨九点一直开到晚上十点。在会议结束后,双方还会分别进行内部讨论,一直持续到凌晨。
建交 航天五院总师魏强:中巴航天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
文章插图
巴方领导(右三)访问PAKSAT-1R项目现场图片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尽管时间紧,难度大,项目初期进展艰难,中方团队仍积极配合,巴方团队也不曾松懈。对此,魏强表示:“众所周知,中巴友谊深厚历史悠久,所以中国航天一直非常支持巴基斯坦的太空发展,并努力为巴基斯坦完成卫星项目。”
当时,高强度的工作也引发了巴方团队的担忧,“争吵”常常出现在中巴这对兄弟之间。在设备鉴定状态评审(EQSR)阶段,中巴团队就关于是否查看所有产品鉴定试验的原始报告产生了分歧。双方的会议讨论陷入僵局,争论持续了三天。
然而,在双方持续不断的“争吵”中,互信理解却慢慢地增长了起来。经过双方的反复沟通和诚恳解释,巴方逐渐对中方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中方团队也在与巴方的“争辩”中逐渐理解了巴方专家的思维方式。最终,双方达成了一致。
魏强回忆道:“当时,巴基斯坦方面还担心我们长时间加班工作会影响PakSat-1R的质量。但最终证明,他们的担心是不必要的。PakSat-1R已经在轨十年了,非常稳定。”
建交 航天五院总师魏强:中巴航天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
文章插图
魏强(右一)和巴方监造团队 图片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对此,魏强表示:“在所有航天工作者的努力下,中国航天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愿向巴方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技术,为两国进一步开展航天合作奠定基础。‘一带一路’建设离不开巴基斯坦的支持,所以支持我们铁哥们的太空建设也是在支持我们自己。”
在访谈的最后,魏强对两国建交70周年表示了祝贺,他说:“在未来的合作中,中巴航天人肯定会更加理解对方,两国航天领域合作也会更加顺利。同时,两国航天合作应该更广泛更深入,能够共同研制更多产品,为中巴两国的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施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