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研究僧 袁隆平逝世!举国哀悼:老师家长请告诉孩子他的丰功伟绩!
文章图片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 , 因多器官功能衰竭 , 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 , 享年91岁 。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 , 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 , 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
直到今年年初 , 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 , 开展科研工作 。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 , 也是不断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
不仅在陆地水田里种植水稻 , 还突破土壤与环境的限制 , 在一些高难度的地带挑战种粮 。
作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 他发明的杂交水稻 , 被西方专家称为“东方魔稻” , 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 如今 , 杂交水稻已推广到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 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 , 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
袁隆平刚参加工作那会 , 中国的水稻产量是每亩250公斤左右 , 而如今 , 水稻的最高亩产已经达到了1500公斤 。
【蜗牛研究僧|袁隆平逝世!举国哀悼:老师家长请告诉孩子他的丰功伟绩!】“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院士的一个梦 。 他曾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 , 二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 “全球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稻田 , 如果一半有八千万公顷(种杂交水稻) , 那现在的情况 , 每公顷增产两吨 , 可以多养活五亿人口 。 ”
袁隆平生于1930年9月 ,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 , 他从小跟着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 。 新中国成立前 , 袁隆平亲眼见到倒在路边的饿殍 , 十分痛心 。
1953年 , 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 , 袁隆平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 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 , 袁隆平立誓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 不让老百姓挨饿 。
袁隆平最初从事的是红薯育种研究教学 , 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 , 于是 , 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
1970年 , 在海南发现的一株花粉败育野生稻 , 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 。 袁隆平给这株野生稻取名为“野败” 。
1973年 , 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 , 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 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 让粮食亩产量开始发生质的飞跃 。
为了杂交水稻事业 ,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 , 人们都说他“不在家 , 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 , 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 他黝黑的皮肤是长年在田间地头工作留下的印记 。 即使已经90岁高龄 , 袁隆平也依然坚持工作 , 坚持创新 。
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 , 袁隆平这一代人 , 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
2013年 , 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 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 , 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 , 提高了单产之后呢 , 又浪费了 。 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 。
珍惜粮食 , 也是袁隆平对学生的要求 。
他曾表示 , 自己挑研究生有一个条件 , 不下田就不带 , 只有亲身下过田 , 体会过“锄禾日当午”艰辛的人 , 才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深刻体会 。
袁老一生功勋无数 , 身价早已过亿 , 留给自己的少之又少 , 最贵的衣服仅花了35元 。
然而 , 他留给世界的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 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坚定信仰更需要传承 。
各位老师家长 , 请告诉孩子:袁隆平先生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巨星 , 他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 他才是我们该崇拜的偶像 。
那个让我们吃饱饭的人 , 永远离开了!
袁老 , 您一路走好!
推荐阅读
- Huawei 徐直军:5G是一个创新起点 2017年华为已开启6G研究
- 通信技术 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2009年已开始研究5G
- 火星 百年后火星将定居数百万人?美研究员:中国的实力允许他们这样做
- 银河系 曲速引擎或能让人类飞出银河系,为何现在却无人研究?
- 测量 原神:提瓦特地理研究——24座重要山峰建筑高度测量结果
- ve NASA宣布两项研究金星奥秘的新任务
- 视点·观察 研究:新冠封锁期间,世界各地城市的犯罪率显著下降
- 任务 NASA宣布两项探索金星的新任务 研究大气和地质特征
- 社交 Facebook为学术研究人员推出专属Researcher API
- Apple Facebook资助的研究宣称苹果iOS 14的隐私变化“完全是为了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