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de东东爱旅行 人文荟萃的客家山村——梅州市梅县区桃尧镇大美村人文记述( 二 )



发表在《梅州侨乡月报》的《客家山村出了个著名医生》
如今在大美村的公路旁仍可见到一座民国时期建的日本式小洋楼 , 这就是张公让家族建的房屋;离松口镇移民广场约100米处有一间张公让在解放前购置的店铺 。 如今每逢松口墟日 , 张公让的侄子 , 80多岁的张汉敬医生就在店铺里为病人看病 , 顺便接待游客 。


梁德新与张汉敬(左) 在松口镇张公让购置店铺前留影
1982年秋天 , 我到梅县桃尧镇大美小学任教 。 当时该校有教师18人 , 学前班、1至5年级、初一、初二共8个教学班 , 约有学生300人 。 当时因桃尧中学的校舍还不完善 , 大美村附近的显朝、松林、凹上(诰上)三个村的初一、初二学生都要到大美小学附中班读书 , 初三级学生才到桃尧中学读书 。 那时全县公办教师比较短缺 , 只好招民办教师代课 。 初二级全班有近40位学生 , 廖淦方老师任班主任 , 我担任初二级的数学、物理科任每周5节数学课、2节物理课 。 我是外地老师 , 食宿在学校 。 附近的老师可回家吃饭 , 不少老师吃完饭又回到学校备课、批改作业 。

1982年10月梅县桃尧大美小学附中初二师生合影 。
第2排:校长张达政(右3) , 梁德新(右4) , 廖淦方班主任(左4)
第3排:张伟东(右1) 本照片由当年初二学生张伟东提供 。
1982年10月某一天 , 桃尧镇影像店的摄影师途经大美村 , 学校领导要摄影师为初二师生照像 。 有些学生从来没照过相 , 不好意思与大家合影 , 所以照片中只有27位学生 。
照片提供人张伟东 , 梅县区桃尧镇大美村人 , 松口中学高中毕业后考进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 , 大学毕业后在梅州城区一中学任教至今 。 他的业余兴趣是旅游、摄影和上网、看书、写作等 , 目前有300多篇文章在报刊、自媒体网站发表 , 是个业余的撰稿人 。 2021年4月1日《梅州日报》社会版有一篇题为《一辆摩托一部相机行游万里》的文章 , 记述了张伟东老师利用业余时间旅游、拍照、写文章的经历 。

梅州日报报道张伟东的文章

梁德新(左)与张伟东合影
知识和机遇改变了人的命运 。 我读了师范中专在小学任教 , 读了大学在中学任教 。 我曾任梅县松南中学历史科教师兼文学社辅导老师 。 学校领导同意文化部门对我短期借用和社会兼职 。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 写作成为我的第二职业 。 1998年我曾任梅县第10届政协学习文史委员 。 2000年后我是个县文史工作者 , 曾撰写过大美村的文史资料 。
我在大美村工作过几年 , 至今还记得当地的人和事 , 在此留下文章作纪念 。
2021年5月22日
作者简介:
梁德新 , 广东梅州梅县松口人 , 1950年出生于松源一知识分子家庭 。 长期从事教育事业 , 曾任中学历史老师 , 对客家文化和文学写作情有独钟 , 在国内二十余家报刊发表文章约千篇(含网站);编著有《客家乡情》、《客都民俗风情》、《客家松口民间故事》、《闽粤梁氏宗祠通览》等8本书 。 2008年前后聘为梅州市《客家人》、《客都旅游》杂志社编辑 , 梅州市华侨历史学会顾冋 。 2014年被聘为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 曾应邀参加成都第七届客家学学术研讨会、西安客家学研讨会、赣州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 有学术论文在华南理工大家客家研究所、嘉应学院、广西钦州学院等大学刊物发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