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洱海的“贪心”:2次引入外地鱼,土著鱼崩溃,坐实西瓜换芝麻?

洱海 洱海的“贪心”:2次引入外地鱼,土著鱼崩溃,坐实西瓜换芝麻?

文章图片

洱海 洱海的“贪心”:2次引入外地鱼,土著鱼崩溃,坐实西瓜换芝麻?

文章图片

洱海 洱海的“贪心”:2次引入外地鱼,土著鱼崩溃,坐实西瓜换芝麻?

文章图片

洱海 洱海的“贪心”:2次引入外地鱼,土著鱼崩溃,坐实西瓜换芝麻?

文章图片

【洱海|洱海的“贪心”:2次引入外地鱼,土著鱼崩溃,坐实西瓜换芝麻?】洱海 洱海的“贪心”:2次引入外地鱼,土著鱼崩溃,坐实西瓜换芝麻?

文章图片

洱海 洱海的“贪心”:2次引入外地鱼,土著鱼崩溃,坐实西瓜换芝麻?

文章图片


1、 洱海渔业资源的锐变
洱海名“海”实为湖 , 湖面面积257平方公里 , 平均水深10米 , 最大水深20米 , 是云南第二大淡水湖 。 历史上的洱海水质卓越、水产丰富 , 特有的大理裂腹鱼肉肥脂多曾是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热捧的美味佳品 。 然而时过境迁 , 洱海的鱼类结构、产量早已“今非昔比” , 令人唏嘘不已 。

建国后的整个50年代洱海的渔获产量还算丰富 , 每年的总产量稳定在1200-1800吨之间 , 其中的明星鱼种——洱海四须鲃为300吨上下、大理裂腹鱼在700吨左右 。
洱海的第一个转折发生在3年自然灾害之后 。 3年困难时期我国粮食匮乏、食物短缺 , 解决吃饭问题是各个地方的头等大事 , 青海湖当地政府直接鼓励民众下湖捕鱼 , 短短3年时间里单是高原裸鲤就捕获了20万吨 , 拯救了数以万计人的性命 。

受青海湖影响 , 周边有湖、有河的地区纷纷把目光投向家门口的“聚宝盆” 。 自1961年起洱海先后引入了鲢鱼、鳙鱼、草鱼 , 这种鱼以植物碎屑、藻类微生物为主 , 不需要投入过多固体饲料 , 曾被寄予厚望 。 意外的是 , 移植过程中鱼苗里掺杂了麦穗鱼、鳑鲏、鰕虎鱼等幼小杂鱼 , 起初渔业部门不以为意 , 未曾想到它们彻底改变了洱海的鱼群结构 。

以鰕虎鱼为例 。 鰕虎鱼嘴巴大、腹部及尾部细瘦 , 全长4-10公分 , 适应能力强悍 , 除了外海之外 , 在世界所以水域均有分布 。 鰕虎鱼是典型的杂食性 , 虾、蟹、蠕虫、水生昆虫、藻类及小鱼都是它的口下之物 , 而且尤其喜欢蛋白丰富的鱼卵 , 来到洱海之后一顿胡吃海喝 。

每年的4-5月是鰕虎鱼繁殖期 , 排卵前后两个月鰕虎鱼为补充能量会疯狂摄食 , 而此时也是洱海土著鱼的产卵期 , 结果刚产下的幼卵立马成了鰕虎鱼的丰盛午餐 。 前文提及的麦穗鱼和鰕虎鱼扮演了同一角色 , 土著鱼种的生存空间被一点点挤压 , 生存状况堪忧 。

另外围湖造田也是导致土著鱼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 建国后我国人口激增 , 为填饱肚子、养活更多的人填湖垦荒似乎成了唯一正确的选择 , 这个时期以鄱阳湖、洞庭湖为首的五大湖首当其冲 , 洱海也未能幸免 。
资料显示 , 自5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 , 洱海被围湖开垦的滩涂有7千-1.5万亩 , 其中3千多亩土著鲤鱼的产卵场被毁 , 数百个供鱼群越冬的鱼洞消失不见 。 70年代初洱海水域还建起了水电站 , 直接阻断了部分洄游性鱼的畅游通道 。

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 等到了70年中后期洱海的渔获产量及种类以彻底改变 。 其貌不扬的鰕虎鱼的产量突破了1200吨 , 而土著大理裂腹鱼由巅峰期的几百吨萎缩到不足20吨 , 到了80年代初更是一条难求 。 与此同时灰裂腹鱼、洱海鲤等17种土著鱼里只有7/8种数量尚可 , 而剩下的鱼种无一例外是“苟延残喘”地活着 。

进入80年代后银鱼南下的热潮席卷了南方的大小湖泊 。 银鱼以太湖银鱼最为有名 , 是“太湖三宝”之一 , 深受日本、韩国民众追捧 , 70年代我国靠捕获的太湖银鱼赚取了不菲外汇 , 甚至还有1吨银鱼换20吨粮食的说法 。 银鱼推广养殖得到了农业及水利部门的大力支持 , 1983年云南滇池第一次引入银鱼 , 不出几年云南90%的湖泊里都能发现银鱼的踪迹 , 包括洱海 。

在洱海引入银鱼的同时 , 云南土著高背鲫在洱海也悄然崛起 , 高背鲫继承了鲫鱼繁殖快、抵抗力强的特点 , 趁机挤占了其他鱼种留出的“活动空间” , 1985年高背鲫的产量达到了400吨上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