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器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背后( 二 )
“我们设计了一种通讯链路中断后的自主恢复策略。一旦发生通讯链路中断,探测器就会‘原地打转’,并在这一过程中,使天线扫到地球,进而恢复通讯链路。这一过程也是环绕器自主实现。”软件设计师周誌元介绍道。
4 降落伞有何不同?
开伞条件比较特殊
“天问一号”采用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伞降减速方式,为安全着陆火星进一步减速。但在火星降落伞系统的设计、校核、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方面,和其他国家还有诸多不同。
“天问一号”降落伞首次采用锯齿形盘缝带伞,匹配国内最大的航天器火工装置弹伞筒,创新了伞绳插接工艺,深化了降落伞充气过程及物伞系统动力学仿真,基于我国的条件开展了降落伞高空开伞试验、直升机投放强度试验等充分的试验验证,在试验方法和技术上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也联合国内合作伙伴完全自主完成,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天问一号”采用一顶主降落伞、一次性充气展开减速的方案。降落伞是锯齿形盘缝带伞,伞的顶部是盘,接着有一圈缝,下面是带,带的尾部做成了锯齿形,有利于承力和确保稳定性。“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在自身的气动外形下减速,降落伞打开后又将其进一步减速到约95m/s,之后着陆巡视器进入悬停避障段。
火星降落伞的开伞条件比较特殊,主要体现在超声速、低密度、低动压开伞。针对火星降落伞的特殊开伞条件,在伞的设计研制中,508所在从伞型的选择、设计参数的选取、材料的选用、局部结构的改进等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特殊性措施。充分借鉴以往探空火箭相同伞型的经验,以及国外火星探测降落伞的成果,对盘缝带伞的设计参数进行了优化,首次使用了一些新研的特纺材料,并在伞绳连接等环节首次使用了插接工艺,相比缝纫工艺连接强度显著改善。
■ 背景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之旅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正式批复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对火星进行全球性、综合性的环绕探测,在火星表面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组成,着陆巡视器包括“祝融号”火星车及进入舱。探测器自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以来,在地火转移阶段完成了1次深空机动和4次中途修正,于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进入大椭圆环火轨道,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
任务实施过程中,中国国家航天局与欧空局、阿根廷、法国、奥地利等国际航天组织和国家航天机构开展了有关项目合作。
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2020年8月2日7时整,“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中途修正,继续飞向火星。
●2020年8月28日10时0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累计飞行里程达到1亿千米。
●2020年9月20日23时,“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二次轨道中途修正。
●2020年10月9日23时,“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深空机动。“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飞行轨道变为能够准确被火星捕获的、与火星精确相交的轨道。
●2020年10月28日22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完成第三次轨道中途修正。
●2021年2月5日,国家航天局公布“天问一号”在距离火星约220万公里处获取的首幅火星图像。当日20时,“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动机点火工作,顺利完成地火转移段第四次轨道中途修正。
●2021年2月10日19时52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2021年3月26日,国家航天局发布2幅由“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南、北半球火星侧身影像。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玉坤
推荐阅读
- 发射 金星上有生命吗?NASA一口气发射2个探测器,谜题即将揭晓
- 交付 沉了!这艘刚交付的“新”船只跑了3次!船东将遭起诉和高额索赔
- 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更快的四种“速度”,你都知道几个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最新消息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可编程数字纤维 有内存传感器和人工智能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外延片 “江西造”登陆火星!
- 主播 闻“象”而动的直播歪风必须狠刹
- 古镇 四川一“避暑古镇”火了,距成都仅22公里,游客:来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