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山花瑶三农 基金项目:凉山州魔芋规范化栽培技术

吉山花瑶三农 基金项目:凉山州魔芋规范化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凉山州魔芋规范化栽培技术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项目(川农业函[2014191号)
余显荣
魔芋是天南星科(Araceae)魔芋属(AmorphophaUus Blume)的总称 , 栽培学上属于薯芋类作物 。 魔芋又名琦翦、妖芋 , 自古以来就有“去肠砂”之称 , 是一种生长在海拔250—2500m的山间多年生草本植物 。 我国发现并命名的有21种 , 如白魔芋、花魔芋、东亚魔芋、南蛇棒、珠芽魔芋等 , 主要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 魔芋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 , 热量低 , 蛋白质含量高于马铃薯和甘薯 , 微量元素丰富 , 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等 , 特别是葡甘聚糖含量丰富 , 具有减肥、降血压、降血糖、排毒通便、防癌补钙等功效 , 是当今社会生活富裕营养过剩后的天然保健食品 。
近年来 ,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耕地减少以及魔芋精粉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 出现了鲜魔芋价格逐年上涨 , 且有供不应求之势 。 过去传统的房前屋后、田边地角、林地等遮阴处零星种植的习惯 , 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量 , 从而促进了魔芋种植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规模化、产业化转变 。 目前 , 生产上栽培最为广泛的品种为花魔芋 , 其次白魔芋 。 凉山州花魔芋主要栽培区域安宁河流域的西昌、德昌、冕宁等地 , 白魔芋主要栽培区域在雷波、金阳等地 。 为帮助广大农民发展魔芋种植 , 现将魔芋规范化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 以供参考 。

1魔芋的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 它在热带森林下层环境里系统发育而形成半阴性的植物特性 , 喜湿润、温暖的半阴性环境 , 不耐高温、强光照和涝 。 适宜于海拔800—2500m地方种植 。 生长发育期20—30℃为最适宜生长温度 , 15℃以下和35℃以上均为极端不宜温度 。 光照因其魔芋在它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半阴性的特性 , 成片种植需与高秆作物套种 , 以减弱光照 , 避免日灼病的发生 , 以满足魔芋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 水分因花魔芋喜湿润环境(湿润的空气和保持适当湿度的土壤) , 但因其为肉质须根和地下球茎而极不耐涝 , 怕渍水 。 魔芋长期生长发育在森林下层 , 腐殖质多、有机质含量高 , 故它对土壤养分要求高 , 需要肥沃、疏松的土壤 。
1.1选地
土壤选择以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透气良好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 , 且能经常保持湿润而无渍水的缓坡地 , pH值为中性偏酸或微碱的地块为好 。 忌连作 , 需轮作 。
1.2选种
种芋的选择标准:芽窝小、口平、碓窝状、顶芽粗壮、无花芽、无霉烂、无伤病疤 , 表皮光滑且具有该地方品种特性的种球 , 以25~5009外观健康的种球作种 , 并按种球大小分级 。
1.3消毒杀菌
消毒杀菌是魔芋病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环节 。 它包括土壤消毒和种芋消毒 。 种芋带菌是魔芋软腐病的初次侵染源 。 软腐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 , 故有种魔芋“本大利大 , 风险大“的说法 , 所以在播种前进行消毒杀菌是预防软腐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
1.3.1
土壤消毒冬闲时 , 对地块进行翻炕晾晒 。 播种前 , 选用“绿亨一号”土壤杀菌剂1:3000倍液 , 进行土壤表面消毒(若遇消毒后当天下雨 , 最好重新消毒1次) , 或每667m2撒施生石灰25 kg消毒 。
1.3.2种芋消毒种芋收获后贮藏期消毒选用农用链霉素、杀毒矾、硫酸铜等杀菌剂均匀喷雾 , 晾干贮存 。 种芋播种前消毒一般采用农用链霉东2000倍液+硫酸铜500倍浸种20~30min后 , 捞出种芋晾干待播 。
2播种时间、密度和方法
2.1播种时间
魔芋播种方式有冬种和春种 。 冬种即收挖时挖大留小 , 边挖边种 。 春种即清明前后气温回升到15℃以上时播种 , 生产上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为宜 , 或以种芋开始萌动为播种期 。
2.2密度
魔芋播种密度以种芋大小来定株行距 。 种芋越大密度越低 , 种芋越小密度越大 。 如以种芋2009的1.2—1.3m开厢(包沟)为例:每行种3窝、株距30cm , 每667m2栽2000~3000株 。
2.3播种方法
采用窝播或条(沟)播 , 开1.1—1.4m厢带沟(因生长期正是集中降雨期 , 宜采用高厢种植) 。 作法:挖15—20cm深的窝或沟 , 将拌好的底肥(以667m2用复合肥50kg、磷钾肥各25kg拌于1000~2000kg农家肥)施于窝或沟中 , 在肥料上盖少许土后(避免肥料与种芋接触烧芽) , 将种芋芽眼向上斜放(以免芽窝内渍水而发病) , 有条件可铺上一层干草 , 再盖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