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派历史 香港百年来“最好”的警察,为什么都是山东威海人?

圆桌派历史 香港百年来“最好”的警察,为什么都是山东威海人?

文章图片

圆桌派历史 香港百年来“最好”的警察,为什么都是山东威海人?

文章图片

圆桌派历史 香港百年来“最好”的警察,为什么都是山东威海人?

文章图片

【圆桌派历史|香港百年来“最好”的警察,为什么都是山东威海人?】圆桌派历史 香港百年来“最好”的警察,为什么都是山东威海人?

文章图片


港片繁荣的那个年代 , 《无间道》、《陀枪师姐》等影视作品 , 在无数人心中树立了香港警察聪明、勇敢、有担当的形象 。 只要说起香港警察 , 你的脑海一定会浮现出穿着帅气制服、拥有英俊颜值的“阿Sir” 。 可你肯定想不到 , 香港百年来最好的警察 , 其实大多来自山东威海 , 他们曾经还有一个特别响亮的名字:鲁警!

一所谓“鲁警” , 一般是指1922至1956年间从威海招募 , 以及1945至1956年从香港本地招募的山东籍港警 。 第一批抵港的威海警察听不懂英文 , 也不会讲粤语 , 看不到晋升希望 , 也没有社会地位 。 然而 , 他们并不满足在基层当“小兵” , 英语不会就从零开始学 , 不出两年大部分“鲁警”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腔了 。

凭借自身的努力 , “鲁警”很快跻身警队重要部门 。 比如 , 最精锐的冲锋队(下图)和交通部 , 成员全部是山东人 。 海运是香港的生命线 , 反海盗护航队的队员也都来自山东 。 至于什么刑事记录室、指模部等 , 也多是山东人干起来的 , 后来人员逐渐扩充 , 才充实了许多本地警察进去 。


1949年之后 , “鲁警”已经成为优秀的代名词 , 许多外省人到香港当警察 , 为了获得更好的机会 , 常以威海人的名义报考“威海卫警察” , 英国政府没办法 , 只好把威海方言作为面试必考项目 。 在《香港威海卫警察纪事》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河南人吕殿卿应聘威海卫警察 , 考官突然来了句方言 , “你来这凑么儿?”吕殿卿听得一脸懵 , 当场露了馅 。

二威海、香港两地相距甚远 , 那么威海人为何不远千里 , 跑到香港去当警察呢?其实 , 这里面还有一段相当曲折的历史 。 最初 , 香港的警察多是欧洲籍和印度裔 , 聘用他们需要支付较高的薪水 , 英国有点扛不住 , 遂决定在广东当地招人 。 但本地人身体比较瘦弱 , 又喜欢抱团闹事 , 不愿跟洋人接触 , 对英国人来说 , 这些广东籍警察显然“不够忠诚” 。
有趣的是 , 英国人对山东汉子较具好感 , 他们身材魁梧、吃苦耐劳且忠于职守 。 所以 , 1922年“香港海员大罢工事件”发生后 , 英国政府为了稳定局势 , 派人远赴威海卫 , 从山东招募了第一批约50名威海警察 。 自此 , 威海人开始成批移民香港 , 开始了保卫香港百年的历程 。 (下图:首批威海卫警察接受检阅)

与香港本地警察相比 , 威海卫警察招募条件更为严格 , 要求应聘者身材健硕 , 身高不得低于5尺7 。 当然 , 他们的待遇也不错 , 工资之外还有海外津贴(属于海外雇员) , 服务满3年可申请3个月长假 , 免费回乡探亲;服务满10年可获发长俸(退休金) , 有家眷者可获得免费住所或者租金补贴 。
另外 , 港、鲁两地饮食完全不同 , 为了照顾这些威海警察 , 警署一般都聘有山东厨师 , 为他们准备山东特色的包子、面条、馒头 。 据说 , 现在著名的水饺品牌“湾仔码头” , 就是因为鲁警当年经常光顾 , 才慢慢发家致富的 。

这么多年来 , 不少山东籍警察在香港落地生根 , 如今的港警很多都是威海卫警察的第二代、第三代(香港特首梁振英 , 其父就是一名威海卫警察) 。 他们守卫香港百年 , 兢兢业业的同时 , 也赢得了香港人的尊重 , 他们对“鲁警”的评价是:身材魁梧 , 性格稳重 , 诚信第一 。 (下图:香港前警务处长李君夏 , 与获授长期服务奖章的威海卫警察合影)

三不过 , 威海警察在香港留下的并非全是美好回忆 , 毕竟港英政府曾经是我们的敌人 , 处在夹缝中的“鲁警” , 面对的镇压对象都是自己的同胞 , 实在难以下手 , 常常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 内心万分煎熬 。

香港回归前 , 英国政府曾他们两个选择:留在香港或者去英国 。 不过 , 大部分都选择了留下 , 因为对这些“鲁警”来说 , 英国才是异乡 , 留在香港才是服务祖国 。 如今 , 山东籍警察已在香港延续了好几代 , 口音和饮食习惯也早已融进了香港文化里 。 如果你去香港游玩 , 碰到一个帅气的“阿Sir” , 没准他就是山东人的后代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