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 三代人奋战30年的一条渠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_原题为:新疆策勒县年降水量仅35.5毫米 , 蒸发量高达2955毫米 , 世代为水所困(引题)
三代人奋战30年的一条渠(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吴铎思 通讯员 牛斌
南枕昆仑山皑皑白雪 , 北踏塔克拉玛干浩瀚大漠 , 新疆策勒县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 , 年降水量仅35.5毫米 , 年蒸发量却高达2955毫米 , 农作物全靠冰雪融水灌溉 。
因为缺水 , 策勒县历来是“沙进人退”、“风吹城跑” 。 在策勒的历史上 , 县城有过3次迫不得已的搬迁 。 上世纪60年代起 , 策勒县跨越30年 , 历经三代人 , 在茫茫戈壁中打通了一条绿洲大动脉——战斗渠 , 将沉睡千年的荒漠变为绿洲热土 。
一天三缸子水三个馕
【中工网|三代人奋战30年的一条渠】在策勒县战斗渠纪念馆里 , 摆放着磨秃了的十字镐、残缺的坎土曼、变形的铁锨 , 以及背石头的木架子等 。 上世纪60年代 , 各族群众就是用这些工具 , 从昆仑山脚下的奴尔乡博朗台村向达玛沟乡托克玛村修建了全长86.3公里战斗渠 , 将奴尔河水引入平原乡镇 。
为了修渠 , 策勒县先后11次组织大会战 , 最多时一次动用1.2万人 。 战斗渠754万立方米土方量 , 基本上是靠当地农民用坎土曼和十字镐挖出来的;砌筑渠道的58.8万立方米石块 , 也是农民弯腰驼背、一步一步从戈壁滩背回来的 。
原策勒县水利局副局长阿西木·肉孜的青春记忆都留在了这里 。 1960年3月 , 战斗渠开工 , 他是测量队唯一的技术员 , 每次外出测量时间短则七八天 , 长则十来天 。 测量仪器、食物、水和行李都放在骆驼背上 , 测量队员只能步行 。
没有地图和经纬仪 , 也没有可参照的水文资料 , 阿西木·肉孜和队友只能根据奴尔河历年洪水留下的印迹 , 沿着河床逐段用石块、红柳枝、芦苇做标志 , 给即将修建的战斗渠定位、放线 。 近百公里的河段 , 他们就是这么一步步反复测量了5次 , 最终确定了一条既短又直的渠线 。
“水利工地缺水缺食物 , 每人一天只有三缸子水、三个馕 , 饭都是用脏水做的 。 ”阿西木·肉孜对那段岁月记忆犹新 , “住的是地窝子 , 冬天露宿在戈壁上 , 寒风难挡 。 有些人合铺相互用体温取暖 , 有些人点起了篝火 , 烤火过上半夜 , 下半夜就睡在烧热的土地上 。 还有的农民挖个沙坑把自己埋进去 , 靠白天太阳留在沙子里的余温抵御夜间的寒冷 。 ”
工人发明“卡内塔”
战斗渠渠道上段底宽12米 , 下段6米 , 深度从1.6米至2.3米 , 护坡和渠底采用南疆特色的干砌卵石工艺 。 没有专门的项目资金 , 整条渠所需石块全靠农民从戈壁滩一块块往回背 。
采集符合要求的石头 , 就成了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 。 石头是否符合标准 , 直接关系着水渠建设的质量是否合格 。 由于大渠穿越沙漠腹地 , 并不是所有的渠线周围都有卵石 , 近的石块捡完了 , 他们就往远处走 。 卵石备料全靠人力 , 重达五六十公斤的石头人力搬运十分困难 。
艰巨的任务逼着人们想办法 , 经过不断地摸索 , 工人造出了“卡内塔” 。 “卡内塔”结构简单 , 制作容易 , 将几根木棍 , 通过榫卯组装 , 就成为了搬运石头的得力工具 。 大家背着“卡内塔”搬石头 , 这个简易工具成了战斗渠建设成功的基础保障 。
不仅有“卡内塔”的发明 , 还有新型渠首的建立 , 以柔克刚的防磨塑板 , 以及闸口二级跌水的设计和引水冲砂建渠技术 。 这五项凝结了群众智慧的创新 , 不仅解决了战斗渠建设中的难题 , 还为以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打下了基础 , 其中有的在全国推广应用 。
64名民工牺牲在工地上
“修渠的时候 , 年龄最大的超过60岁 , 最小的才14岁 , 三分之一的劳动力是妇女 。 她们和男工一样 , 每天在戈壁滩上背石头 。 ”阿西木·肉孜感叹道 , 60年过去了 , 很多参加过战斗渠劳动的人都已经不在人世 。
在策勒县战斗渠纪念馆的一面墙上 , 记录着那些不朽的名字和英雄事迹 。
1963年冬天 , 固拉合玛乡年仅22岁的买吐逊背石头时不慎在冰面上滑倒 , 背上的石块重重地砸到头部……1987年9月26日 , 人们正在引洪冲沙 , 不料沙丘突然崩塌 , 四人瞬间被掩埋到沙堆里 , 其中两名牺牲 。
64位民工先后牺牲在战斗渠工地上 , 其中有17人连名字都没能留下;69位英模 , 他们有的是干部 , 有的是农民 。 其中战斗渠管理站的艾沙一家三代都在战斗渠工地上出过力、流过汗 。 他在战斗渠建设工地上恋爱 , 在工地上结婚 , 在工地上生子 。 6个儿子有两个出生在战斗渠工地 , 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事业 , 从事水利工作 。 连续参加10年战斗渠建设的卡斯木·阿西木修渠返回后 , 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4年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