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吉林一号”卫星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在长光卫星有一群年轻人,他们朝气蓬勃、意念坚定;他们勤劳踏实、敢打敢拼;他们善于创新、精于克难,他们就是“吉林一号”卫星身边的最美劳动者,让我们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及“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走到他们的身边,感受他们的工作氛围,倾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看! “吉林一号”卫星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文章插图
2020年9月15日,“吉林一号”高分03系列卫星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在卫星入轨后的前三圈,地面站网平台井然有序的对九颗卫星进行测控工作,回想到那时,隋鹏感慨万千的说道:“首圈的测控工作尤为重要,地面站是唯一可以和卫星“通话”的终端,起到为卫星保驾护航的作用。在卫星进站前,同事们一直紧盯着卫星地面站管理系统的倒计时提示框,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测控基带的信号变化,当收到了卫星下行的遥测数据,确认了九颗卫星的在轨状态良好,并在当晚完成数传数据接收成功获取了卫星图像数据后,大家都兴奋不已。”当谈到今年计划实现60颗卫星组网,卫星在轨测运控支撑工作是否困难重重时,隋鹏激动的说到,这不应该是困难,而是对我的挑战,发射的卫星多了,对我们自主开发的测运控系统的运行效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也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当然,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完善地面站管理系统,做好公司“百星”地面站的建设工作,同时也会积极探索扩展海外地面站,进一步扩大地面站网覆盖范围,更好地为“吉林一号”卫星保驾护航。“我会朝着建设基于地面站和天基设施的综合地面站网平台的方向努力,待公司满天星时,地面站网系统也能遍地开花”,这是他对自己许下的承诺,更是对长光卫星最真挚的祝福。
看! “吉林一号”卫星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文章插图
卫星第二总装测试大厅有一抹忙碌的身影,走近一看竟是卫星结构研究室的于济菘,作为卫星设计人员,除了卫星的设计、分析和组装之外,各种试验也是他不可或缺的工作内容。于济菘说:“卫星上天之前,我们需要对卫星进行模飞、振动、噪声、热真空、质量特性、微振动等各类测试。对于遥感卫星来说,微振动测试更是重中之重。空间遥感相机对卫星振动非常敏感,微小的振动都会导致卫星遥感图像大打折扣,因此在卫星上天之前要进行大量的微振动相关测试,我现在进行的飞轮扰振力测试就是最基础的微振动测试之一。”当谈到按照今年“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计划是否存在很大压力时,他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卫星结构研究室已经对卫星的装星和测试环节进行了流程优化,人员均得到合理分工,对于完成今年组网的装星和测试任务我们信心十足。”
看! “吉林一号”卫星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文章插图
“时时寻求效率进步,事事讲究方法技术。”这是电装工艺与装联技术中心的工作口号。电装中心肩负着全公司的电装工艺研究、组装生产及调试保障的技术支撑等重要职责。“立足小电装、服务大卫星”,线束和电路板的焊接,一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却会因为细节的忽略、工艺方法不当或者设计工艺性不佳,影响着卫星的发射成功与否和在轨运行的稳定性,如果发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就有可能损坏卫星单机和地面测试设备,导致卫星研制任务拖期,甚至造成卫星发射失利。“吉林一号”卫星组网计划提上日程后,电装中心的小伙伴们压力变得更大,“我们要时刻保持冷静,操作过程中要更耐心、更细心”,陆帅认真的跟我说。因此一个合格的电装操作员除了要具备电装的基本知识,还要熟练掌握各种电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具备按照图纸独立完成产品量产的处理能力。除了日常工作外,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他们小集体的团队凝聚力,有新来的同事弄不懂怎么操作时,刘效宁、王欢手把手去教;焊接电路板一人操作不便时,张皓能平稳地举起电路板配合孔燕进行焊接,形成二人合力。小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真正把“1+1>2”发挥到了极致。
看! “吉林一号”卫星身边的最美劳动者
文章插图
自2019年底到现在,长光卫星官方抖音粉丝数短期内增长至11.6万人。“不照本宣科,用最短时间抓住受众的眼球”是综合办公室潘龙洋总结抖音发布视频的要诀之一。潘龙洋说,只有经历过才知道“涨粉的难”,原本是工科生出身的她,之前仅对视频制作领域感兴趣,却从未“实战”过,她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时常请教专业的抖音团队,使发布的抖音作品由单一的卫星影像逐步拓展到卫星科普、情景短剧、科研条件、员工风采等系列内容。“一人一团队”,现在的她能独立完成脚本创作、视频拍摄及剪辑、文案设计、作品发布等。提起抖音运营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比较有趣的事情,她缓缓地说到,我至今忘不了,可爱的抖音粉丝发布的有趣评论,例如我家的狗丢了,卫星能不能帮我们找到?晾在院子里的衣服卫星能拍到吗?以后可不能随地大小便了、卫星外面金黄的一层应该是黄金。通过与粉丝高频次的互动,时间久了,她已经把粉丝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还经常思考粉丝的兴趣点,定期策划直播活动。潘龙洋在新媒体、新世界中不断探索,始终创新新思路,学习路上不停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