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归龙彩霞红满天 ——寻访闽赣边界归龙山地区的红色印迹

红色文化 归龙彩霞红满天  ——寻访闽赣边界归龙山地区的红色印迹

文章图片

红色文化 归龙彩霞红满天  ——寻访闽赣边界归龙山地区的红色印迹

文章图片

红色文化 归龙彩霞红满天  ——寻访闽赣边界归龙山地区的红色印迹

文章图片


【红色文化|归龙彩霞红满天——寻访闽赣边界归龙山地区的红色印迹】归龙彩霞红满天
——寻访闽赣边界归龙山地区的红色印迹
□特约记者 王 坚
位于福建长汀四都镇与江西瑞金拨英乡交界的归龙山 , 自古以来山水风景闻名遐迩 , 相传600余年的罗公祖师信仰享誉民间 。 归龙山下的各个客家村落 , 从土地革命战争以来 , 经受了一系列血与火的洗礼 , 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中央红军长征后 , 归龙山地区又成为福建省党政军机关和部队的红色堡垒 , 谱写了“20年红旗不倒”的历史篇章 。
乌泥:福建省级机关的红色窖藏
原福建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温必权回忆:“1934年11月间 , 白匪进占濯田、四都 , 省一级机关不能在四都立脚 , 经过陂下、谢坊到琉璃立脚 , 后来又转移到万团、乌泥 。 ”乌泥村位于归龙山南5华里 , 随着福建省委、福建省苏、福建军区机关的进驻 , 乌泥村“红军窖藏”的传说流传至今 。
村民程发来讲述:“听太婆刘凤秀讲 , 红军游击队驻扎在乌泥 , 搭了17个大灶头 。 太公程恩财的10个兄弟参加革命 , 其中程恩连是最早和红军接头的人员之一 , 可最后只剩下太公一人 。 因为是红军烈属 , 福建军区的指挥部就设在我们家祖屋 。 当时架设了很多电话线 , 大厅八仙桌上有电话机 , 门口有哨兵 , 红军指战员每天进进出出 。 省苏副主席廖汉华秘密指挥把金银财宝等战争经费用铁皮桶装好 , 存放在祖屋神龛背后的夹墙内 , 外面用土坯封存 。 直到后来廖汉华亲自带人回来取走了好几担财宝 , 大家才明白真相 。 之前 , 廖汉华曾在乌泥召开群众大会 , 动员各家把大瓦缸借给红军 , 如有损坏 , 保证一个缸赔偿三勺食盐 。 后来这些大缸不见踪影 , 也不见破碎缸片 , 大家猜想可能都被埋藏 。 程功胜和李来发娣负责给老鹰岩的红军伤员送饭 , 用过的瓦砵头后来被政府当作文物收走了 。 ”

? 乌泥村一角 , 最高处原为红军哨楼旧址
归龙山寺理事会会长程来来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祖父程恩蓬参加石寮湖暴动 , 后来编入红军 , 和当营长的程长庚朝夕相处 。 长征前夕 , 祖父在江西会昌战斗中被打散 。 福建军区游击队曾经在乌泥村的程氏祠堂(原程功胜家)开联欢会 , 群众把家里的长凳、门板都拿来搭戏台 。 即使在极恶劣的战争环境 , 红军仍然注重做好群众工作 , 鼓舞部队士气 。 敌人步步进逼 , 为了不让敌人得到战利品 , 红军把一些军马集中起来 , 枪杀后埋在黄瓜坑山窝里 。 因为断粮 , 过后我大伯程功连和一些村民把马肉挖出来煮了吃 。 红军把多余的枪支、金银、大洋用油纸包扎 , 用大铁锅装了秘密埋藏 。 全国解放后 , 程功汉亲眼目睹温必权带人把一担担大洋挑走 。 程建华、程兴海兄弟采红菇时 , 挖到两大瓦缸红军兵工厂秘密埋藏的黑硝 , 估计是原料 。 乌泥村在册烈士有49人 , 长辈们常说乌泥除了吃奶的小娃娃以外 , 全部参加了革命 , 连妇女都参加了游击队 , 没有一个当白军、反动派 。 ”

程氏宗亲理事会会长程发扬告诉我们 , 在乌泥的几个制高点 , 红军游击队修筑了哨楼 , 至今还留有墙基 。 如今 , 理事会正在筹备保护开发福建省级机关住址、军马坑、埋枪窝、红军哨楼、军民联欢会旧址 , 留住一段扣人心弦的红军游击战史 。
石寮湖:乡苏政府和边贸集市
石寮湖位于归龙山北面5华里 。 84岁的原红寮村党支书程发远 , 对长辈们讲述的石寮湖农民暴动印象深刻:“1929年3月朱毛红军从四都楼子坝首次入闽 , 禾元背的程功良、程功宏主动与红军接头 , 中共长汀县委委派廖志明、廖汉华等人先后到归龙山、石寮湖等地秘密开会 。 廖志明、林贡选、程恩定、刘二妹、程发振、程长珠、程发椿、程恩誉、程恩沐、程发桂、程长理、程恩鸿、程发柱、程长仙、程发良、程长鹏、刘金娣、刘冬秀18人 , 在石寮湖程功良家中吃血酒结盟 , 酝酿革命暴动 。 1930年5月10日 , 石寮湖暴动成功 , 成立石寮湖乡苏政府 , 林贡选、程恩定、刘二妹先后担任乡苏主席 。 乡苏先后隶属福建省长汀县四都区和粤赣省会昌县新迳区管辖 。 反动武装时刻想扑灭革命烈火 , 1932年正月初十 , 江西反动民团进攻石寮湖乡苏 , 烧毁房屋、抢劫财物 , 被我苏区军民击退 。 农历三月初八 , 会昌反动武装500多人兵分三路围攻石寮湖 , 一路烧杀抢 , 柱石坑、兰山成为无人村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