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 20万吨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黑市!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 电池回收隐忧出现


_原题为:20万吨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黑市!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 电池回收隐忧出现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 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售136万辆 , 今年1季度更是同比增长2.8倍、销量达51.5万辆 。 相比销售数据 , 投资市场更加火热 , 除了三大造车新势力市值高企 , 今年以来百度、小米等先后宣布“入圈”新能源汽车 。 然而 ,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 , 退役电池回收暗藏风险 。 业内人士指出 , 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 , 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 , 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 。 如何避免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带来“爆发式污染” , 值得警惕 。
电池 20万吨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黑市!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 电池回收隐忧出现
文章插图
电池 20万吨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黑市!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 电池回收隐忧出现
文章插图

网友评论
电池 20万吨退役电池大量流入黑市!新能源汽车爆发增长 电池回收隐忧出现
文章插图

延伸阅读

新能源汽车的旧电池该去哪

新能源汽车缓解了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压力 。 不过 ,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退役”后如果不能妥善处理 , 有可能造成新的污染 。

江苏正探索建立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 通过促进产业合作、政策激励回收利用等方法 , 促进电池回收利用 。

我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 。 2019年1—11月 ,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9.3万辆和104.3万辆 , 同比分别增长3.6%和1.3% 。

经过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 , 目前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将进入规模化退役期 。 如此数量的电池退役 , 如果不实施有效的管控 , 势必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

准确回收:启动溯源管理 , 实施全程监管

怎样才能“找到”退役的蓄电池?如何保证电池准确地回收到位?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与综合利用处副处长胡正新坦言 , 电池是否能收得回来 , 是各地普遍遇到的一大挑战 。 截至2019年底 , 全国已有27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江苏省设置了698个回收网点 , 但真正从回收网点回收的电池寥寥无几 。

如果在保修期内 , 客户有更换电池的需求 , 会主动联系汽车生产企业;如果在保修期之外 , 情况则比较复杂 。 “按照规定 , 汽车生产企业是电池回收的责任主体 , 负有监管责任 , 但是 , 退役电池所有权在终端客户手里 , 我们没有处理权 。 ”南京一家电池回收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许寒雪告诉采访人员 , 如果退役电池还有可用之处和利润空间 , 终端客户并不一定愿意将其交给车企处理 , 往往有自己的考虑 。

商用车客户以国有公交公司为主 , 对回收退役电池比较配合 。 私人购买的乘用车 , 其动力蓄电池追踪回收起来更为困难 , 要一对一沟通 。 “售卖车辆时 , 会在协议中加入一条:客户有配合动力蓄电池回收的责任 。 不过 , 即便如此 , 也没有约束力 。 ”许寒雪说 。

胡正新介绍 , 由于退役电池属于一般的工业固废 , 回收没有特别门槛 , 只需有正常资质即可 。 除了负有电池回收主体责任的汽车生产企业之外 , 还有专门的回收企业可以回收 。 然而 , 如果回收后的退役电池没有用到正规渠道 , 例如制成了小型充电宝等 , 不仅存在安全隐患 , 而且也会从监管的视野中消失 。

2018年7月31日 ,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在北京启动 。 该平台意在通过信息采集与管理等功能 , 实现动力蓄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监管 。 业内人士认为 , 这是实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的关键一步 , 对有效推动电池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

“当前的第一步是由车企将电池回收信息补录到这个平台上 , 这是构建全面有效监督管理的基础 。 ”胡正新介绍 , 以此为契机 , 要进一步厘清各个主体之间的回收责任、增强全社会的回收意识 。 同时 , 也要加快和优化回收布点 , 提高回收的便捷性与可操作性 。 此外 , 江苏省相关主管部门也将加大对车辆生产企业、回收企业的监管力度 , 包括设计出台通报措施、信誉体系、奖惩方法等 。

梯次利用:因地制宜实施 , 企业合作发力

电动玩具上不能用的电池 , 放在遥控器里却可以继续使用 。 同理 ,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容量衰减至80%以下时 , 虽不能完全满足汽车动力需求 , 但可以用于其他领域 , 这就是梯次利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