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先:西周金文历谱和商末金甲文历谱的多学科研究

徐凤先:西周金文历谱和商末金甲文历谱的多学科研究
文章插图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天文课题中,一类是以古文献为研究对象,另一类是以甲骨文和金文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古文献为研究对象的课题包括:“夏商周三代更迭与五星聚合研究”“夏商周三代大火(心宿二)星象和年代研究”“《尚书》仲康日食再研究”“《夏小正》星象和年代”“武王伐纣时天象的研究”“‘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考”“西周历法与春秋历法——附论东周年表问题”等。这些课题或是运用现代天文学方法对古文献中的天象记录进行推算以确定其观测年代,或是根据文献中的历日资料重建古代历法。这类课题前人对相关文献中记载的天象的含义及其可能的年代都进行过一些研究,在断代工程中,天文学家主要是根据各种解释进行新的计算,因此基本上是由天文学家独立完成。得出的绝对年代范围可大可小,如对于三代大火星象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大火星在夏商周三代都可用来纪时;而对“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一天象发生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日出时。以甲骨文和金文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课题包括:“甲骨文天象记录和商代历法”“殷墟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年祀的研究”“西周金文历谱的再研究”等几个课题,这类课题需要天文学家与甲骨学家、青铜器专家和古文献学家密切合作完成。我本人有幸参加了西周金文历谱和商末金甲文历谱(即商末周祭祀谱)的部分工作。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金文历谱是建立完整的西周王年的最终手段,商末周祭祀谱是确立商末两个王在位年的方法。这两个课题具有一些共同特点:西周金文历谱是将西周金文中年、月、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的铜器按照既符合青铜器分期又符合历法规则的原则排到具体历谱中,从而建立起西周王年表;商末周祭祀谱是将年、月、周祭、干支俱全的金文和甲骨文排入合理的历谱中,得到商末两个王的在位年代。西周金文历谱和商末周祭祀谱的建立都是由天文学家与其他学科的学者共同参与、多学科合作完成的。由于西周金文历谱包含西周武王至宣王11个王的几十件铜器铭文和若干文献材料,而商末周祭祀谱只包含商末三王的材料,因此西周金文历谱工作远较商末周祭祀谱复杂。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之前,金文历谱的工作基本上是由青铜器专家单独做的。在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立项的过程中,1996年4月下旬天文学家和天文史家第一次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召开会议,讨论天文课题的立项和分配。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席泽宗院士、陈美东研究员、陈久金研究员、薄树人研究员,来自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张培瑜研究员、徐振韬研究员,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吴守贤研究员、刘次沅研究员,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江晓原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当时只有张培瑜先生对金文历谱比较熟悉,他介绍了金文历谱的基本情况,并说,上海博物馆新收藏了一套青铜器,铭文中有全部月相术语,如果铭文公布了,金文月相术语的含义就清楚了,金文历谱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与会者听了张培瑜先生的介绍,对依靠金文历谱建立西周王年的工作充满信心。
徐凤先:西周金文历谱和商末金甲文历谱的多学科研究
文章插图
金文历谱课题由陈久金先生负责,张长寿先生、王世民先生为课题组成员,课题组成员还有陈久金先生的博士生景冰。这样,天文史家与青铜器专家建立起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青铜器专家对青铜器进行分期,天文史家根据青铜器分期将四要素俱全的每件铜器排在合适的王年中。
断代工程正式开展之后,金文历谱的工作进行得远不像天文课题立项会上天文学家想象的那么轻松。张培瑜先生提到的那套铜器就是晋侯苏钟。1996年底马承源先生公布了晋侯苏钟铭文,结果众所周知,晋侯苏钟铭文本身虽然包含6个月相术语,但因其历日本身存在矛盾,并没有解决月相术语含义的问题。金文历谱的工作在天文史家和青铜器专家、古文献学家的合作之下非常艰难又坚实地进行着。随着研究的进行及新材料的出现,金文历谱研究的论著不断发表,对问题的讨论更加深入。
多学科结合最明显的体现是频繁召开的讨论会。在断代工程进行过程中,召开了多次专门的金文历谱讨论会,综合性的会议一般也都设立专门讨论金文历谱问题的时间单元。每次参加会议者除了课题组成员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先生,有时也邀请未参加断代工程的专家。李学勤先生、罗琨先生、张培瑜先生几乎参加了所有金文历谱的会议,经常参加会议的还有席泽宗院士、陈美东先生、刘次沅先生、刘启益先生、刘雨先生、王占奎先生、彭林先生、吴振武先生等。会议讨论的问题都非常具体,如月相是定点的还是分段的,王国维提出四分月相的根据及他自己的理解,从训诂学上既生霸、既死霸如何解释,初吉是不是月相,某件铜器应该放在什么位置,等等,与会者都会举出非常具体的证据论述自己的观点。陈久金先生排出的金文历谱随着大家的意见而不断修改。有时也会发生激烈争论。记得有一次因为一个具体问题,平时私人关系一向很好的陈久金先生和张培瑜先生在会场上争论起来,陈久金先生赌气离开会场,我追出去也未能拦住,后来是张长寿先生追出来才将陈久金先生劝回会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