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 号称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为何“越用越多”?又为何急需被新能源取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教科书曾告诉我们 , 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 并且在几十年内必将枯竭 。 该说法自1956年由美国地质学家哈伯特提出后 , 欺骗了世界几十年 。
石油的成油机理有生物成油理论和非生物成油理论两种学说 , 前者受到广范接受 , 认为石油不可再生 , 后者认为石油生成与生物无关 , 可再生 。
和大多数地质学家一样 , 哈伯特相信生物成油理论 。
生物成油理论认为随着长期的地质运动 , 有机物与淤泥混合 , 被埋在厚厚的沉积岩下 。 地下的高温和高压将混合物逐渐转化 , 氧元素逐渐消失 , 碳元素被保留下来 。 首先形成腊状的油页岩 , 后来退化成液态和气态的碳氢化合物 。 由于这些碳氢化合物比附近的岩石轻 , 它们向上渗透到附近的岩层中 , 直到渗透到上面紧密无法渗透的、本身则中空的岩层中 。 这样聚集到一起的石油形成油田 。
在实验室中 , 科学家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混合物 , 放入地下几公里处的模拟环境里 , 之后确实也形成了跟石油中碳氢化合物很像的一种物质 , 所以这个主流理论直到现在也很有说服力 。
1956年 , 哈伯特提出美国储量只有1500-2000亿桶 , 而全球石油终极储量只有1.25万亿桶 , 在1970年将达到开采峰值 , 之后会下降 , 直到完全耗尽 。 他还绘制了一张石油产量与年份的关系图 。
刚开始 , 全球的石油产量真的如哈伯特预言的一样 , 在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 , 石油的产量真的在达到峰值后下降 , 这使得“石油将会在未来枯竭”的想法深入人心 。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 , 除了在探测到浅层石油之外 , 越来越多的深层石油也被探测了出来 , 这是以前的人们没有预料到的 , 并且人们对石油的开采效率也越来越高 , 甚至搞出了页岩油 。
页岩油实际上并不能算作是一种常规石油 , 而是一种人造石油 。
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 。 其中包括泥页岩孔隙和裂缝中的石油 , 也包括泥页岩层系中的致密碳酸岩或碎屑岩邻层和夹层中的石油资源 。
它是由页岩干馏时有机质受热分解生成的一种褐色、有特殊刺激气味的油状物 , 能作为合成石油和天然气原料 , 也可以直接作为燃料 。 从页岩油制取轻质油品 , 是人造石油制取合格液体燃料的方法中成本最低的一种 。
除了开采探测技术超预期的发展 , 石油的成油机理也在不断受到挑战 。 而这就要归功于美国的死对头——苏联人了 。
按照生物成油理论 , 石油只会在沉积岩盆地当中才能被发现 , 苏联根本就没找到石油 。 这个结果 , 苏联科学家是无法接受的 。
1956年 , 苏联科学家们发现 , 原油和天然气 , 与地下生物没有半点联系 , 石油是地球深处涌出的一种物质 , 只要钻探到足够深度 , 这些石油都会被发现 。
而且那些原本已经废弃的油田 , 在若干年后 , 居然又会自我修复 。 似乎是这些油田回填之后 , 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 , 再一次形成了 。 就好像钻石一样 , 只要能够创造足够的环境条件 , 就能够产生 。 也就是说石油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 , 而不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
借此 , 苏联提出了非生物成油理论 。 这个理论认为在地壳内已经有许多碳 , 这些碳以碳氢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碳氢化合物比岩石空隙中的水轻 , 因此沿岩石缝隙向上渗透 。 石油中的生物标志物是由居住在岩石中的、喜热的微生物导致的 。 与石油本身无关 。
苏联人还讽刺西方石油化石学说:以世界上最大的油田——沙特的加瓦尔油田为例 , 按照石油化石学说 , 要生成该油田已产出的石油 , 需要一个长、宽、高各30公里的立体空间 , 在里面填满恐龙肉 , 而且还要100%转化为石油 。 听起来实在太过扯淡 。
推荐阅读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万人 罗志祥最新综艺节目暂时停播,因不到5万人观看,他凉了吗?
- 贝尔 陈赫李诞凭一己之力,将芒果王综拉下水,调侃收视不好建议贝尔来
- 停播 罗志祥的新综艺暂时停播,不到5万人观看,综艺效果很惨淡
- 爱迪生 杨振宁所不为人知的身份,足以跟爱因斯坦、爱迪生齐名!
- Huawei 鸿蒙能不能走通操作系统的第三条路?
- 抹黑 遇到了一篇抹黑《向往的生活》的文章,不说错,只是我完全反对
- nznd 明侦的初心是什么?不好看真的是嘉宾的锅吗?
- 奔跑吧 baby现身录制《奔跑吧》,宋雨琦也在现场,不合传闻只是传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