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你下定决心戒掉的是啥

最让我下决心戒掉的是看各个平台推送的毫无营养的软文滥文,嗯更直接得说是手机的过度使用。它们可以在我不知不觉中对我进行洗脑,轻易砸碎毁掉我过去17年在比较正统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切观念,灌输一些看起来很潮流的思想。它们会不知不觉消磨掉我原有的雄心壮志,将所有可以做更有意思的事情的时间统统占据。它们会毁掉我过去建立的完整的思考方式,让我的思绪变得零碎和杂乱,无法对事情进行更有效的理解和处理。无法更完整地理解新的知识,更不要说熟练地运用它们。每次看见同学们上课之前埋头手机,我也会想起我以前也是这样的日子,和上课铃响起之时看老师的空洞的眼神。|我总是有一个错觉,我的身体里还住着一个人。这个人和我共享着一个身体。他脾气暴躁,讲话没度,喜爱和人争执吵架。每次他闯的祸,都让我痛苦不已。
就像龙珠里面的地球天神和他的邪恶化身比克。
我意识到他的存在已经很久了,每次他出来,我都很恐惧,我一边看着他表演,一边从一开始就努力的平复他的心情。
所以,我最想把他给戒掉。如果可以用意念,把他分身出来该有多好。

有意思的公众号:云中闹市
闹市之中有你的发声之地,等你来~

■谢邀
游戏。
总是卸载了又装上,然后一点一点消耗掉自己的时间,哪怕熬夜不写作业不吃饭眼睛酸疼也还是要玩。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最新一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1),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举措是,把“游戏成瘾”(Gamingdisorder,也称“游戏障碍”)正式列入精神疾病,纳入医疗体系中。可见,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游戏成瘾不断蔓延,在世界各国已成为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意义也相当重大。

"游戏成瘾"是2017年底,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设立的一种疾病,归类为精神疾病。在2018年新更新的《国际疾病分类》中,专门为"游戏成瘾"设立条目,并明确9项诊断标准,以帮助精神科医生确定患者是否对游戏产生依赖。
WHO表示,游戏成瘾的症状包括:无法控制地打电玩(频率、强度、打电玩的长度都要纳入考量)、越来越经常将电玩置于其他生活兴趣之前,即使有负面后果也持续或增加打电玩的时间。

WHO称:相关行为要持续至少12个月才能确诊,但也表明,如果症状严重,确诊前的观察期也可缩短。

现行标准中一共列出了9种症状,一般要满足其中5项,才可考虑后续判断。

1.完全专注游戏;

2.停止游戏时,出现难受、焦虑、易怒等症状;

3.玩游戏时间逐渐增多;

4.无法减少游戏时间,无法戒掉游戏;

5.放弃其他活动,对之前的其他爱好失去兴趣;

6.即使了解游戏对自己造成的影响,仍然专注游戏;

7.向家人或他人隐瞒自己玩游戏时间;

8.通过玩游戏缓解负面情绪,如罪恶感、绝望感等;

9.因为游戏而丧失或可能丧失工作和社交。

游戏成瘾的危害极大,总体上看,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严重影响社交能力。成瘾者往往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不愿与人交往;

2、导致社会能力丧失。不上学、不工作,未来堪忧;

3、认知变得固执、偏执,行为怪异。为了网络游戏,其他一切不管不顾,不洗头、穿尿不湿者大有人在;

4、情绪问题严重。很多人伴有严重的抑郁、焦虑等。

智能手机已经深深地潜入到我们的意识之中,三分之二的手机使用者报告说曾经出现过感觉手机振动的幻觉,研究者称为“幽灵振动综合症”。每当电话铃声、提示音或音乐响起的时候,孩子们的头脑就会感到兴奋;他们查看新消息或新帖子时就好像打开礼物一样,多巴胺在大脑内释放,让人感到愉悦。

大量证据表明,网络成瘾和药物成瘾非常相似,吸毒会改变大脑左右半球的连接特征,其他使用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的重要脑区之间的连接特征也会改变,网络成瘾也具有类似的神经活动特征。不同的是,网络成瘾和药物无关,是纯粹的心理过程。这是一个“心理胜于物质”的典型案例。

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均发现网络游戏成瘾者与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具有较高的共病率。此外,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不足,也是很多网络游戏成瘾者在实际生活中经常报告的问题。

网络游戏成瘾群体在皮层下区域(如杏仁核)和皮层区域(扣带,外侧前额叶)等区域在加工消极情绪刺激、进行消极情绪调节时都表现出活动钝化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