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 业绩亮眼股价低迷 健康元缘何难逃定增夭折命运

近日 , 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康元” , 600380.SH)发布公告称 , 将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 并与高瓴资本了签署《终止协议》 。 去年7月12日 , 公司宣布高瓴资本将作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出资21.73亿元包揽公司定增 。
2月9日 , 在宣布终止定增的同日 , 公司又称拟以不低于3.5亿元(含)且不超过7亿元(含)的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 , 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0元/股(含) 。 截至2月24日 , 公司股价收报12.74元/股 , 市值约为249.1亿元 。 自2月9日至今 , 公司股价虽有小幅反弹 , 但仍未能扭转此前颓势 。
上市以来三次定增均无果
根据此前公告 , 公司方面表示 , 同高瓴合作将快速拓展在呼吸吸入制剂的市场空间 , 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 , 实现公司成为呼吸吸入制剂龙头企业的战略目标 , 并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制药企业集团 。
不过在筹划半年后 , 这笔超20亿元的定增计划最终还是告吹 。 对于此次终止定增的原因 , 健康元称 , 鉴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 ,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 , 经审慎决策 , 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
在业内人士看来 , 此前高瓴资本之所以选择入股主要是看好健康元在呼吸科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 。 2013年 , 健康元开始重点布局呼吸雾化吸入治疗领域 。 目前公司已有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等4款吸入剂获批上市 。
事实上 , 由于吸入制剂存在多种技术的结合 , 研发难度大 , 长期以来 , 如葛兰素史克(GSK) , 阿斯利康(AZ)和勃林格殷格翰(BI)等跨国制药巨头几乎垄断了吸入制剂市场 。 近年来国内有正大天晴、恒瑞医药(600276.SH)等10余家药企纷纷抢食“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 , 《投资者网》梳理发现 , 这已是健康元上市以来第三次定增失败 。 2007年、2016年 , 公司曾先后抛出定增预案 , 分别拟向以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主、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10名特定对象定向发行股份 , 募资不超过8.27亿元、28.54亿元 , 不过最终均未成功 。
在这期间 , 公司曾因募资投向、融资合理性、违规行为等问题被监管问及 。 另外 , 2016年 , 公司便因账面上“不缺钱”终止过定增 , 而在此次定增前 , 公司的账面资金亦高达近90亿元 。
对于此次终止定增与上两次是否相关 , 健康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投资者网》 , 此前两次终止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原因均进行了披露 , 与本次终止定增事项并无联系 。
部分大股东趁势减持
《投资者网》梳理发现 , 在参与健康元的定增项目前 , 高瓴资本2020年以来已经先后参与了5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 , 分别是凯莱英、凯利泰、广联达、国瓷材料 , 并在以上5家公司中的累计投资金额已经超过70亿元 。
从高瓴资本的投资风格来看 , 其对看好行业的第一梯队公司几乎会全部买入 , 尤其是医药医疗行业 。 彼时 , 高瓴资本曾在医药外包、心血管医疗器械等领域做出全面布局 , 例如医药外包行业龙头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等第一梯队公司 。
事实上 , 在此次发布定增方案前 , 健康元已获得了诸多实力强大的机构投资者青睐 。 2020年6月底 , 健康元前十大股东中 , 同时出现了外资、知名公募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社保基金组合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
不过自去年下半年发布定增公告以来 , 公司前几大股东便开始减持 。 截至去年前三季度 , 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持股较上期(2020年上半年)减少2853.71万股 。 《投资者网》注意到 , 在这之中 , 也包括公司的控股股东百业源投资和原第二大股东鸿信行有限公司 。
据悉 , 鸿信行在2006年至2015年一直为健康元的第二大股东 , 实控人朱保国及其家人曾共同持有该公司100%股权 , 而百业源投资目前也由朱保国及其家人100%控股 。 值得一提的是 , 上述两大股东还被卷入一起内幕交易案 , 当事人被中国证监会罚没36亿元 。
对于其在发布利好消息后减持的行为 , 健康元相关工作人员对《投资者网》称 , 2020年公司控股股东的股份变动是由于可交换债券换股导致的被动减持 , 换股行为是投资者的自行决策 。 而鸿信行股东在2015年4月已完成其股份转让 , 自此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不存在关联关系 。
股价半年下跌近四成
根据此次定增预案 , 健康元拟非公开发行1.69亿股 , 发行价格12.83元/股 。 按照去年7月10日健康元的16.7元/股的收盘价 , 该次定增的发行价较实时股价折价近23% , 高领资本可锁定部分“账面收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