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之谜有解?哈佛天文学家新研究推翻小行星理论

恐龙灭绝之谜有解?哈佛天文学家新研究推翻小行星理论
文章插图

▲两名哈佛天文学家表示,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就是太阳系边缘冰冷碎片区域的一颗长周期彗星。(图/美联社/达志图像)
恐龙灭绝之谜解开了?两名哈佛天文学家西拉(Amir Siraj)和罗布(Avi Loeb)表示,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陨石撞击后的造成「灾难性的冰天雪地」,他们宣称找到这颗陨石就是太阳系边缘冰冷碎片区域的一颗长周期彗星(long-period comet)。
西拉和罗布在科学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研究,显示位于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Chicxulub)陨石坑,是源自太阳系边缘冰冷碎片区域的一颗彗星撞击造成,而非先前普遍认定的小行星碎片。类似规模的彗星撞地球频率,为每2亿5000万年到7亿5000万年。
先前科学家们多认定,造成上次地球毁灭性寒冬的原因是来自太阳系主小行星带(MainBelt)小行星碎片,西拉和罗布的研究给出了全新的解释。西拉指出,长周期彗星撞击地球与木星也有关。因为木星是在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并且在这次撞击事件中,扮演类似弹珠台的角色;「木星把这些长周期彗星踢入轨道,让它们非常接近太阳」。
长周期彗星绕行太阳的时间约200年,由于通过时很接近太阳,也称为掠日彗星。大部分长周期彗星来自欧特云(Oort cloud),其外型是一个巨大球形外壳,像泡泡般笼罩着太阳系,由许多冰冷碎片组成。
西拉表示,这些彗星面向太阳时,接收到剧烈的潮汐力量,因为潮汐力量之大,导致它们碎裂成约上千碎片,这些碎片个个都足以造成希克苏鲁伯大小的陨石坑。
恐龙灭绝之谜有解?哈佛天文学家新研究推翻小行星理论】除了潮汐引力,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成分也是另一个支持这项彗星来源说的证据,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成分是碳质球粒陨石,在主小行星带中,仅约1/10的小行星具备这种成分,但大部分的彗星却都拥有这种成分,更加强了这个新理论的科学性证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