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号深潜,万米深海传来“中国之声”!揭秘背后故事( 五 )


直到现在,这套“冒着风险”研发的技术,相比国外的水声通信技术,仍足足领先了一代。先进的水声通信和海底微地形地貌探测能力,也成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4次海试最终“化茧成蝶”
检验科研成果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践。从2009年到2012年,“蛟龙”号做了4次海试。
万事开头难。2009年“蛟龙”号1000米海试时,这支由朱敏负责的声学系统团队都是70后、80后的“娃娃兵”,接触潜水器的时间短,海试经验少,集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朱敏告诉采访人员,当时的声学系统在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船舶本身的噪声问题,再加上试验正值台风多发季节,试验期间遇到了4次台风、4个热带风暴,在如此恶劣的海况中,船体噪声很大,50米海区的海洋背景噪声也很大,母船与潜水器的通信就如同“两个人隔着大马路,在穿梭往来的汽车噪声中说话,结果谁也听不见。”这个措手不及的问题,“一棒子把所有人都打蒙了”。
如何把船的噪声抑制掉?如何让水声通信成为“蛟龙”号这个水底的“孩子”与“母亲”传输的纽带?这关系到试验的成败。船上百余名科研工作者将希望全寄托在了朱敏带领的团队身上。一名参加过1000米海试的队员回忆,每天的指挥部会议上,朱敏都被催问,怎么还没好,什么时候能好?朱敏本来说话声音就不大,一次次被催问,急得声音都堵在了嗓子眼,几乎没人听得清。
而就在这个紧要关头,朱敏的爱人提前进行剖腹产。趁“向阳红09”船靠港补给时,朱敏急忙赶到医院,因为早产,孩子被放在保温箱里,他在医院只陪了爱人一个晚上,第二天匆匆又返回了海试现场。
再难也要坚持下去!背负着重重压力,朱敏沉下心仔细分析了整个系统,最后发现是因为主船的噪音太大,导致他们的设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查找原因、修改软件、重新编程……一连十几天,朱敏带领团队成员几乎每天都奋战到深夜。经过反复试验,问题终于得以解决,所有人长舒了一口气。
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器“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再创中国载人深潜纪录。而在这背后,朱敏的心其实一直是悬着的。每次下潜,当潜水器布放阶段结束,其他海试队员纷纷离开时,朱敏和团队成员却会默默地留下来,布放声学通信吊阵。声学通信吊阵由4个换能器组成的换能器阵和电子吊舱两部分组成,由一根长电缆拖曳在母船身后,建立起“蛟龙”号与母船沟通的桥梁。此时,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经验会在日后派上大用场。2012年6月15日,当“蛟龙”号在下潜试验中达到6200米左右深度时,声学数字通信系统意外中断了。朱敏当机立断,马上对声学吊阵进行回收和检查,发现是由于拖曳电缆破损进水导致的短路。他们立刻将进水的那段电缆截断并重新加工了承重水密连接头,并对接头进行了相应处理,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持续工作,“蛟龙”号再次“生龙活虎”起来。
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沉着冷静地处理各种突发状况,朱敏和他的团队逐渐成长,而经过了历次大深度海试的考验,这套自主研发的水声通信系统也越来越稳定。
身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工作在朱敏看来义不容辞。对于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朱敏虽心有愧疚,却无怨无悔。谈起在孩子出生时,因为忙于海试没有在孩子身边这件事情,朱敏连连摆手说,这不算什么,这种情况对海洋科学工作者来说再平常不过了。事实上,在他的团队里,许多科研工作者的孩子都是伴随着“蛟龙”号的海试出生的,这些宝宝也被团队成员们称为“7000米宝宝”。
“目前正在完成‘奋斗者’号的海试报告,然后还有下一阶段的任务。”朱敏告诉采访人员,深海蕴含无限的奥秘,等待人们去探索、去发现,这也是科研工作者最大的动力。一切成绩只属于过去,前路漫漫,任重道远。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傅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