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笔记本电脑发展过程中都走过哪些弯路?苹果的“创举”跑不了( 二 )


文章图片

举个例子,尽管两条C2C的数据线外观与粗细都非常相似,但其中一条只能跑USB 2.0的速度,但另一条却支持USB 3.1 2×2的速度 。又或者两条线径相似的数据线,一条能给平板18W充电,另一条却能给笔记本电脑用65W充电 。更不用说USB线与雷雳3线的不同了 。
这种插得上却用不了的现象,与电脑发展时提倡的“防呆易用性”完全相悖,同时也给用户带来了不便,更不用说“USB-C盘活拓展坞市场”这种迷惑行为了 。我认可USB-C接口,我也希望电脑应该标配USB-C接口,但在提供USB-C的同时,我也希望笔记本厂商能稍微照顾一下使用SD卡、HDMI投影或USB-A鼠标的用户,能不能在搭载USB-C的同时给我们留哪怕是一个USB-A接口,让我们在带电脑出门时可以摆脱USB拓展坞的限制 。
毕竟带电脑还要带一大串拓展坞,这算什么便携?
总结
以上三点就是我眼中印象最深刻的“弯路”了,但在结束之前我还想澄清一件事,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针对”某些品牌的产品,更不是收了所谓“友商的推广费” 。笔记本电脑自面世以来经历了多次发展,品牌为了取得突破,需要经历大量的尝试 。这里所说的这些“弯路”,只不过是笔记本品牌在探索时一些剑走偏锋的尝试 。
这些弯路也不局限于我在文中提及的品牌,以键盘为例:除了苹果,还有不少品牌在自己键盘上花过心思“改善手感”,这些充实最后也无疾而终 。我们真正需要担心的并不是“试错”,而是笔记本品牌为了打保险牌而放弃尝试 。走弯路证明品牌真的有在推进产品,而不是原地扎营固步自封 。
随着电脑品牌走过的“弯路”越来越多,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形态也越来越清晰,希望在今年,各品牌能看到用户的呼声,推出用户真正需要的笔记本电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