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战、奇袭、换位,《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全新赛制带来哪些增值?( 二 )


团战、奇袭、换位,《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全新赛制带来哪些增值?
文章插图

真的是赛制的BUG吗?读娱君觉得这个结果更耐人寻味。
下位圈采用的是15人团战大联盟的方式,排兵布阵也是站在整个大局之下的一种“退与进”。
在《木兰》组代表下位圈参与比赛之前,《手机》组合《理所当然》组分别挑战了人气实力强劲的那英组和初舞台考评第一名陈梓童领队的组,比拼惨烈,可想而知。但前两组的失败不代表这些姐姐没有努力过付出过,《木兰》组的成功背后一定有她们在底下的力撑。
全局观这一点,第一季的姐姐宁静看得很清楚“大家看到最后成团的是7位姐姐,但这背后一定是30位姐姐的共同付出努力的成果。”
团战、奇袭、换位,《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全新赛制带来哪些增值?
文章插图

但可以看到的是,节目组在前一季纯参考观众喜爱度的单一维度上增加了现场团体表演票数,是一种想“优化”的改变,但无奈姐姐们并非素人,是自带“光环”来参赛的,她们前几十年积累起来的人气都在这里“变现”,于是出现了现场观众投票时的巨大票数落差。而这也正是“乘风破浪”的一道浪,现实且残酷,但被拍醒的强者仍会破浪前行。
节目通过将团战、奇袭、换位等元素加以融合,《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营造了真实的行业生态,姐姐们在上下位区的双向对调,打破了上一季“上或下,进或退”的单线人物故事走向,带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可预见的是,姐姐们在上下身份转换间,将会引发的新故事线,或是逆袭反转,或是乘胜追击,明确自身在行业的群众基础以及市场价值,这都是艺人们在真实世界的模拟写照,承载了人生曲折起伏的残酷之感,但故事情节的动向却又紧扣人心。读娱君认为,在这样的赛制背景下,不妨静待这个舞台还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低开高走,未尝不可。
团战、奇袭、换位,《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全新赛制带来哪些增值?
文章插图

谈超越为时过早,“吃螃蟹”精神一直都在升级节目赛制,是头部IP在节目后续研发当中的一大重点。《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所作出的这些突破性尝试能否超越,现在谈还为时过早。当前节目在赛制上的升级,既有立足节目内容本身的思考,也有贴合女性艺人群体诉求的创新,归根结底是服务于节目的内容输出。随着姐姐们首次公演的落定,我们至少可以看到,节目的这种敢于去求变的“吃螃蟹”精神依然在。
以综合评价体系为支撑,多重视角评定个人能力。以破浪挑战组的分组为例,人员分组是姐姐们共同投票决定,表演能力经由专业导师的指导与点评,公演成绩是由观众所给出的舞台成绩和喜爱度的结合,可以看出,姐姐们在这一方舞台上,个人能力会有同伴、导师、观众等多重视角的系统评定,极力避免以一家之言的方式“定生死”的情况,有利于深层次挖掘个人潜力。
团战、奇袭、换位,《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全新赛制带来哪些增值?
文章插图

以两队对垒为依托,集中刻画不同境遇下的女性群像。在乘风守擂组合与破浪挑战组的对垒之下,攻与守的剧情线贯穿始终,塑造处于高位与逆境的两种女性群像。相对第一季,姐姐们不仅仅是要着眼于自身,更要目及全局,为团队而考虑,让女性群像有了更为广普的呈现。
从2020年出现《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样一档节目开始,我们看到了敢于突破与改变的一种“乘风破浪”精神,伴随着关切的目光、质疑的批评声,节目不断在自我求变求新,众议之下是对于这样一个舞台的珍惜和认可:只要节目还在,就有一个让女性迸发光彩鼓励女性成长的舞台。
总的来说,在全新的赛制下,《乘风破浪的姐姐》升级IP自身的内容价值,让女性审美视角的拓宽、女性群像的分化、女性价值的表达有了更多元的表现空间,最终让“乘风破浪”的精神得以延展,在传承中求变,本身也是一种乘风破浪。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