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一号”传回地月合影 承载着很多个第一次
新闻周刊丨“天问一号”传回地月合影 120万公里外的深情回望7月27日,飞向火星的第四天,“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120万公里的飞行途中,深情回望了一眼家园。因为距离远,地球看起来只有指甲盖大小,月球则更小。“天问”离家,不知何时能回来,趁家乡还没飞出视野,它赶紧按下快门,用这张照片给家人报了出门后的第一次平安。照片发回地球后,不少人在网络留言,有人问它“是不是已经飞出银河系了?”,有人鼓励它“别害怕”,也有人好心提醒“看着路慢慢走”!地月合影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 张玉花:我们其实是事先就设计好,想拍这张照片。但是能够拍得这么完美,是也有一点喜出望外的。这个地月合影我们从微博上、各个地方也看到了,大家非常关注。
文章插图
天问在拍这张照片时,正处于地球与月亮都在夜晚的一侧,但这侧的地表和月表还有一部分处在白天的明亮部分,所以就拍成了新月状。而按照人类的视觉习惯,应该将原图向左旋转90度:让亮的半球朝右,暗的半球朝左,这符合人类对太阳东升西落的理解。但科研人员最终没有旋转照片,因为天问当时的飞行姿态,它的大眼睛看到的就是现在的两个笑脸,人们想要为天问保留一份家乡的记忆。而天问这个5吨重的小胖子能在每天30万公里的飞行途中,改变姿态拍照并传输,背后是高科技的支撑。
文章插图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 张玉花:为了拍这张照片,我们就得事先算好我要调整多少度,我才能到地球,并且偏多少度我才能把地球和月亮都放进去。一是我算得要正确;二是我控制得要正确;三是我控制到位的时候,我得要保证稳定;第四,它的自动的曝光数据必须正确。这一系列控制上的、测控上的、数据存储上的以及到地面的数据处理上的,这一系列就是都要做到正确、完美,才得到这么完美的照片。照片的意义:很多个第一次
文章插图
天问身披金色材料的部分名叫环绕器,未来半年左右,正是它带着天问飞向火星。拍下合影的眼睛,有一个很专业的名称:光学导航敏感器,它位于金色环绕器上。除了拍照功能,这个眼睛里还藏着各种恒星的星图,天问可以一边飞行一边对照星图修正自己的方向和速度等,可以实现自动驾驶。而天问背着一口直径2.5米的白色大锅,名叫定向天线,它让天问听到了家乡拍照的要求并给他们发回照片,相当于天问的耳朵和嘴巴。【“天问一号”传回地月合影 承载着很多个第一次】
文章插图
此次拍照,也是科研人员为飞行途中的天问专门设计的一次健康小测试。科学家们看着照片,就像医生看到了化验单,根据照片判断,天问耳聪目明,飞行的姿态正确,与地面配合默契,有更大可能完成火星探测任务。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 张玉花:这个照片既有我们情感上的意义,也有科学上的意义,我们第一次去火星,很多东西我们都是第一次。火星探测 象征人类的勇气、梦想、激情7月23日起飞成功后的这次合影,虽然是中国航天器拍过距离地球最远的地月合影,但其实,早在2017年,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在距地球约3万6千公里的地方也拍过合影;之后在2018年,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在距地球约45万公里的轨道上也为地月留影;再到如今,距离地球120万公里的微笑合影。航天器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地月影像清晰之余,还能考虑到拍摄的角度,不难看出科技在进步。中国首次探索火星,“天问”四亿公里的遥远征程刚迈出一小步,面对全球的火星探索失败率高达50?前路未知。但也许正因为有太多的未知和危险,才让火星探测活动不仅成为重大的科技事件,更象征人类的勇气、梦想和激情。
推荐阅读
- 交付 沉了!这艘刚交付的“新”船只跑了3次!船东将遭起诉和高额索赔
- 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更快的四种“速度”,你都知道几个
- 云南花25亿建“假古镇”,如今遭人“嫌弃”,当地人:不会再去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太空飞行 鱿鱼宝宝和“水熊”将成为美国宇航局最新的微型宇航员
- 外延片 “江西造”登陆火星!
- 主播 闻“象”而动的直播歪风必须狠刹
- 古镇 四川一“避暑古镇”火了,距成都仅22公里,游客:来得值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
- 视点·观察 充值App能和住同一家酒店的女性私聊?然而对方是“虚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