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共和国记忆》丨太空穿针

2012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6月24日11时许,中国航天员驾驶神舟九号踏上与“天宫”的相约之旅。
此时,两个飞行器以每小时28000公里(即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的速度向祖国上空飞来。
太空首迎“中国宫”
2011年9月29日19时,漠北酒泉,黑水河畔,云淡风轻,中国载人航天的通天塔又一次高高耸立。
金秋落日,褪去了它的炽热和光芒,红彤彤的脸迟迟不肯落入地平线下,余晖中的通天塔金光闪闪。
“两小时准备!”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的清脆口令在首区指挥大厅响起。
发射程序进入临射倒计时。
夕阳渐渐隐没,灯火渐渐通明,通天塔双臂在夜幕下缓缓张开……
21时16分,火箭起飞的巨大轰鸣,排山倒海般压向四周。火箭缓缓上升,越飞越高,越飞越快,慢慢消失在人们视线中。
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不同角度切换着天宫一号飞行器在空中的情况,“一切正常”的声音不断传回。
21时36分,“天宫一号准确入轨!”
21时38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宫”。
“遨游在太空的感觉真棒,我在这里等着‘神八’的到来!谢谢大家的关注,我会不定期地发回我在太空的所见所闻。”当晚,入驻太空的天宫一号,在
腾讯上给地球家人发来了第一条报平安的“太空微博”。
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太空初吻”
天宫一号升空32天之后,2011年11月1日清晨5时58分,大漠秋霜,疾风劲草。神舟八号挥别漠北戈壁的金色胡杨,踏上了与天宫一号相约相会的浪漫之旅。
按照计划,神舟八号升空两天后,于11月3日1时36分,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0月30日,在太空焦急等待的天宫一号降轨调相,准时来到距地面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面向神舟八号到来的方向,远远眺望。
11月2日23时零8分,经过5次变轨,心情急迫的神舟八号,也准时到达距天宫一号后下方52公里处。
这既是一场太空约会,又是一场太空中举行的接力赛。跑道设在了距地面343公里的太空,前面的选手拿着一根绣花针,后面的选手要把一根丝线从针眼里穿过去,而且两位选手都在高速飞行。
《足迹:共和国记忆》丨太空穿针
文章插图

2011年11月3日凌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陆续进行接触、捕获、锁紧等一系列动作。图为2011年1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宫/神八交会对接示意图。(新华社采访人员 王永卓 摄)
两个七八吨重的航天器,从相距上万公里的不同轨道,以每秒7800米的速度匆匆赶往约会,途中还要随时机动规避空间碎片的“羡慕嫉妒恨”。引路的难度何其大!
两个心情急迫的大个子拥吻之前,相对速度不能超过每秒0.2米,横向偏差不能超过18厘米。控制的精度何其高!
11月3日零时许,北京飞行控制中心的巨幅显示屏上,传来天宫一号前端摄像机摄录的清晰画面:漆黑的太空冒出了一个亮点。
“神八!”指挥席上,飞行控制中心主任陈宏敏率先准确判断。
1公里、400米、100米,亮点逐渐变大,“神八哥”追赶的脚步越来越近,身影越来越清晰。
30米,神舟八号的摄像头,清晰地展示出天宫一号“张开的红唇”。
1时零2分,神舟八号的对接机构缓缓推出,向天宫一号张开了双臂。
1时28分,神舟八号对接环触到天宫一号。
交会对接技术是发展载人航天必须攻克掌握的3项基础技术之一,是航天大国秘而不宣的核心技术,只能自主创新,自我突破。
“对接环拉回正常!”“对接机构捕获!”
1时35分58秒,北京飞控大屏显示,12把对接锁准确启动,上千个齿轮和轴承同步工作,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紧紧相牵,成功对接。
这一刻,黑水河畔,秋风吹起胡杨叶,如金色蝴蝶群飞纷舞,妆亮大漠戈壁……
太空驾飞船,神天再相拥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漠北夏日,天高云阔,神舟飞船第九次踏上了飞天征程。神舟九号航天员乘组包括:指令长景海鹏,航天员刘旺,女航天员刘洋,他们将成为进驻中国“太空之家”的首批成员。
18日14时,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精确自动对接。
《足迹:共和国记忆》丨太空穿针】17时零4分,像一尾灵活的蓝色小鱼,航天员景海鹏以手撑地,“游”出了对接通道,出现在天宫一号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