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参考报 家族经营真假搀卖 烟酒售假产业链延伸至社区( 二 )


打击售假需标本兼治
【经济参考报|家族经营真假搀卖 烟酒售假产业链延伸至社区】 杭州市公安局食药环支队支队长鲁洪祖认为 , 当前在全国范围内制贩假烟假酒案屡禁不绝 , 无法连根拔起 , 案件侦破存在以下难点:首先 , 假烟假酒鉴定难 。 目前制假水平越来越高 , 存在“真假混合”“真瓶装低价酒” , 专业品酒师都无法鉴别 。 行政执法人员鉴别能力弱 , 专业鉴定机构鉴定成本高、周期长;其次 , 犯罪成本低 , 犯罪团伙极易“死灰复燃”;第三 , 涉案价值设有底线、定罪要求高 , 给行政执法部门带来挑战;最后 , 灰色产业链盘根错节 , 隐蔽性强 , 单个区域部门作战人员不足 , 只能打击部分销售环节 , 难以触及源头制假、实现全链条打击 。
拱墅区公安分局副局长陈金达表示 , 案件也暴露出行政监管缺位、司法量刑偏轻、行业企业防伪技术迭代慢等多方面漏洞 。
从行政监管来说 , 目前审批门槛降低 , 缺少必要的实地核验制度 , 致使出现门店注册者和实际经营者“人证不一” , 造成“暗格”“密室”盛行 , 后期监管被动 。 另一方面 , 对于存在违法犯罪前科的人员缺乏行业禁入制度 。
从刑事司法来说 , 目前惩处制售假冒烟酒的刑法法条主要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非法经营罪”及“假冒注册商标诸罪” , 对涉案价值设有底线、入罪难 , 且普遍刑期偏低 。 公安机关受限于“销售5万、库存15万”的入罪门槛 , 难以对销售末端开展打击 。 此外 , 还存在伪劣产品认定标准存在漏洞等问题 。
办案民警建议 , 强化源头治理 , 加大对犯罪输出地的属地政府考核扣分力度;尽快将涉食品、药品、环境等民生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 , 增加其违法犯罪成本;降低入罪标准、提高刑罚上限;建立健全行业“黑名单”制度 , 将存在违法犯罪前科人员排除在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