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现在的过度包装
在中国法规层面有清楚的界定销售单元的过度包装。关于过度包装要分两方面看:一方面,消费者不了解产品的特性,误读为过度包装。比如袋装薯片,其实是为了充惰性气体作为运输防护,需要弄这么大的。另一方面,也是最常见的情况,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中国消费者喜欢大的,尤其是礼品馈赠。所以商家只好顺应趋势,把产品做大而赢得市场。如果有一天中国市场也像日本市场一样,喜欢小而美的精致胜过大大大,过度包装现象会减少很多。▲■谢邀,非常高兴参与到这个问题中来!【怎样看待现在的过度包装】首先,我们需要界定一下什么是过度包装。按照网络上普遍认同的说法就是:包装的耗材过多,分量过重,体积过大,成本过高,装潢过于华丽,说辞过于溢美等。这里着重说一下“说辞过于溢美”,这一要素的加入,使得过度包装的认定更加趋于完善,不单单局限于“形体”的夸张,“修辞”的使用也受到有效规范。这点也是源于广告法越来越完善。
关于过度包装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有些产品本身就需要这种包装,比如说一些高档酒,他就需要和它身份或者定位、定价相当的包装来满足产品本身的定位,品牌调性等特性。总不能1000块钱的就就配个几层的瓦楞盒吧,那就笑掉大牙了。
2、商家为了提高产品附加值而定制的包装。这点在节日营销上很常见,比如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粽子的销售。市场上散装的粽子一个也就是2块钱左右,10个也才20块,但是只要商家用一款精美的粽子礼盒一装,10个粽子的价格就能买到一两百,而恰恰大多数人还抢着买,为什么呢?送礼有面子啊!
3、消费水平的升级。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上涨,很多人已经不局限于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享受、个性定制化开始走进大众的视野。越是特立独行、越是“另类”的东西大家反倒越喜欢。所以多商家为了满足消费大众的这种“喜好”,不得不在包装上下大功夫,过度包装层出不穷。
谈包装论设计,专注印刷包装行业,目前已开通了“箱盒汇印刷包装平台”专栏,喜欢就关注我吧。
■我先占个坑吧,最近和菜鸟、苏宁物流、京东物流、邮政部门的同行们都有接触,过度包装的问题我司也一直在研究,并且有了部分解决方案。整理好了发出来。
推荐阅读
- 理论 黑洞是什么,它又是怎样形成的,一起来认识下吧
- b《心动的信号4》官宣阵容,baby加盟,郭麒麟、宋祖儿惊喜现身
- 国内本科毕业,银行工作8年,怎样去新加坡工作
- 蔡徐坤 “保护泉水”太难了,沙溢放弃表情管理,蔡徐坤惊现高频率抖腿
- 最新消息 象群走出昆明密林在田间踩踏:现场可见有9头 正从山坳里引出
- 奔跑吧 baby现身录制《奔跑吧》,宋雨琦也在现场,不合传闻只是传闻吗?
- 论坛 博鳌花絮丨央视“名嘴”白岩松现身,对院士进行“发问”
- 现状 当年变形计中不愿回农村,向富爸爸要钱被拉黑的吴宗宏,现状如何
- 魏彩英 风云四号B星今日成功发射!实现三大技术突破,有效提升我国天气预警能力
- 恒星 190光年外,科学家发现一颗比宇宙还古老的恒星,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