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钓人老高 电蚯蚓:15年沉浮录,游离在灰色地带,或许终结在2021年!( 二 )


蚯蚓有“生物耕耘者”的说法 , 能疏松土壤 , 改善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 。 更关键的是蚯蚓可吞食一部分农药残余 , 净化有机碎屑的作用 , 在土壤有机恢复扮演重要角色 。 大面积土地 , 缺少蚯蚓的“耕耘” , 短期内难以发现异样 , 但长期以往土地板结、植物生长萎靡则是必然 。 现在已经有多个地方反应土地硬度提升、板结程度增加 , 而这些地方恰恰是电蚯蚓横行的区域 。

电蚯蚓的危害 , 已经引起相关人士的重视 。
一些环保、农业部门已经作出限制规定 , 对于电蚯蚓的行为予以制止、罚款 。 但效果并不理想 , 电蚯蚓者大多轻装上阵 , 一个摩托车便能带齐整套装备 , 行动便捷 。 再者电蚯蚓者 , 随机性大、不局限于一个固定地方 , 有时驱车上百里地 , 这无疑为执法者增加了难度 。 从源头治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但对电蚯蚓如何定义 , 还未有具体的可操作标准 , 大多以环境保护的条例管理 。 所以现在在各大网络平台 , 输入电蚯蚓、诱捕蚯蚓 , 可轻易搜索到类似的设备、装置 , 还处于正常销售状态 。
最新进展是相关人士已向有关部门提出了禁止滥捕蚯蚓的建议 , 并且已提送全国政协 , 其中的重点便是限制电蚯蚓装置的使用 。

4、其实大可不必电蚯蚓 , 蚯蚓养殖早已在我国蓬勃发展1979年 , 我国首次从日本引起蚯蚓的优良品种 , 并且在1980年在多个省市实验、推广 , 个别地方曾刮起养殖蚯蚓的热潮 。 但整个市场环境不完善 , 蚯蚓的使用、加工的下游企业少 , 无从支撑这么大产量 , 最终停歇 。 但蚯蚓的养殖技术在一部分科研单位得到保存 , 并进一步发展 。

但近年环境保护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蚯蚓养殖这种兼具环保、经济双重作用的技术 , 重新焕发了生机 。 2017年天津某街道投掷3000万 , 引进现代化的蚯蚓养殖设施、技术 。 而2019年在内蒙古的沙漠地带 , 更是新建了“蚯蚓工厂” , 利用蚯蚓的净化能力 , 足以处理2000吨的垃圾 , 同时繁育了100顿蚯蚓 , 获益260万余元 , 可谓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
原创:老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