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哪个方面会让你突然感到害怕
1.当我在末流二本学习半天就觉得很辛苦的时候,我想到那些在顶级大学把学习当作是日常的人。我觉得很害怕。2.当有人爱我,我也爱她,但我清楚她不会接受全部的我,当我意识到我的灵魂太过于复杂,永远也不会有人接受全部的我的时候。我觉得很害怕。
3.当我走在这个四线城市,却觉得心里惶恐不安,我想到这份不安不在于这个城市,而在于我自己,我想到今后不管我在哪个城市生活都会带着这份惶恐的时候。我觉得很害怕。
4.当我无数次坐上窗台然后又转身下来,我想到已经六年的抑郁症可能会伴随我一生,这样想死又不敢死的经历可能会伴随我一生的时候。我觉得很害怕。
5.当我给小朋友上完钢琴课,我可以休息了,但她还要马不停蹄去上舞蹈课和羽毛球课,她告诉我班上的小朋友至少都学了四项技能的时候,我想到优胜劣汰这一法则,我想到永远在进步的社会。我觉得很害怕。
6.当我意识到做一个普通人就已经要用尽全部的力气,需要百分之百的用心,还要加上好的机遇的时候。我觉得很害怕。
|那天我玩游戏(阴阳师),跟别人组队刷御魂,忘了换装备,导致副本差点翻车(但是没翻),使得通关时间多了二十几秒,我在频道里连忙发了两遍“对不起”。
然后其中一个人开始骂我,以下是他的原话:
弱智?
你是死出来害人的吗
辣鸡玩什么游戏
滚你妈逼去死吧
【生活中,哪个方面会让你突然感到害怕】在一分钟之内,他总共骂了我四句,一条一条跳出来,从时间上就可以看出他的不假思索。
我那时候呢?我那时候,从他第一条跳出来我就点开了对话框想要解释,但最终到他退出组队,我也只打了“不好意思忘了换装备”这几个字。
到底还是没有发出去。
相比之下,他发消息的速度真是令我汗颜。
我曾经看过一个说法,现在的输入法十分智能,会记住你经常用的句子,比如你经常发消息用“我吃饱了”,那么当你输入“我”之后,“吃饱”会自己跳出来。所以有的时候并不是对方打字快,而且因为对方用的多。
我在想,遇到我这样的情况的时候,那个人是不是经常对“我们”说这样的话。
滚你妈逼去死吧。
我不知道他是怀着多么大的期望值刷的这个副本,也不知道我这次失误给他带来了多么大的损失,更不知道在他眼里我是怎样的罪大恶极,以至于他会对我用上这么恶毒的词句。
当时我没生气(真的),毕竟过错在我。但是,突然受到了这样恶毒又让人难堪的咒骂,我只是有点委屈。
如果他只骂我“弱智”我可能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因为对于我的忘了带装备的失误,确实可以被骂一句的。
我会觉得委屈,是由一句变成了四句导致,我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其余三句话,而且是充满恶意的三句话,我就像是被抹了毒药的小针对着心口,连戳了三下。
讲真的,我第一次被人骂成这样。
我的生活重心是在现实,游戏只是偶尔无聊的时候会登上。在现实中,我告诫自己尽可能要少犯错误,但是不论怎样谨小慎微,错误还是会像脸上的痘泡一样突然而来。
好在,这个社会对于“对不起”有预期中的容忍度,只要不是关乎生死,情感,金钱,利益,哪怕你是因为睡懒觉迟到,哪怕你是因为粗心交错报表,他们或者是和蔼可亲地说一声“没关系”,或是疾言厉色地斥一句“再改正”。
因为人无完人,人人都会犯错误。在现实中,人们给错误留了从“不严重”到“严重”这样的尺度。
所以我在想,那个骂我的人,他可能在现实中也是这样一个合理有度的人。当别人因为小事说对不起他可能会说没关系,看到别人遇到麻烦他可能会帮忙,当错误上升到稍微严重的程度他也会疾言厉色。即使他没有这样的热心,哪怕他只是站在一边不说话,是冷眼旁观或者置身事外,他应该也不会把“去死吧”挂在嘴边。
但是到了游戏里,在我还不认识他的时候,在我们彼此还是陌生人的时候,在我们两条平行线初次有交集的时候,他对我说,滚你妈逼去死。
是现实拘束太多限制了情绪,还是网络环境宽松纵容了恶意,感觉到了网络上,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以另一种人格存在着,当然了,这不足以让人害怕。
我害怕的,是人性的双面,是轻易地不假思索地释放出的对他人的恶毒。
比如说,网络暴力。
对于那些犯了错误,或者没犯错误,只是提出来不同的想法,发出了不同的见解,或者做出了不符合预期的事,总会有些人在下面评论,但他们评论的不是原谅,不是劝诫,不是探讨,而且辱骂,是滚你妈逼去死。
推荐阅读
- 主导 印专家:美俄中主导太空规则,印度想占据一席之地,要与中俄合作
- 速度 宇宙中比光速更快的四种“速度”,你都知道几个
- 氢能冶金 碳中和正在进行时,炼铁氢还原替代碳还原的新时代已至!
- 约瑟夫·拜登 非要跟中国较量?美国疯狂印钞6万亿,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油价 “负油价”后全球市场变化!美国每升不足2元,中国排名竟超国足
- 这就是街舞3 娱乐圈中的团宠,张艺兴凭借偶像特质,征服全网观众,获赞无数
- 向往的生活5 李诞拥抱张艺兴,后者一脸地抗拒,但张艺兴和杨紫却可以亲密互动
- 中国人 高晓松在晓松奇谈中言论引争议
- 诚实 中国首位女宇航员,为何返回后就没露面?原来一直在背后作奉献
- 伺服 “窝工”技术又双叒叕助力中国“太空首单”